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小学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近年来,江北小学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教育性质和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学校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完善了培养目标。
江北小学位于汉江北岸。学校原本办学条件简陋,2016年2月,在区委和区政府的关怀下迁入新校园,并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完善了校园设施建设,实现了办公教学现代化和自动化,成为汉江北岸一所与时俱进的花园学府式新校园。
为了回馈社会,江北小学坚持文化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做汉水之滨一流学校,创陕西优秀教育品牌”的愿景目标。
江北小学毗邻汉江,水资源丰富,学校从地理环境入手,提炼出了“水育文化”和“让生命之水淙淙流淌”的办学理念。
“水育文化”的实质就是以水育人,将水的灵动赋予教育,为教育注入源流活水,希望以水的品格影响教育,让学校教育成为润泽生命的源泉,使每个生命都能在水的润泽下,蓬勃向上成长。为此,江北小学实施了一套“三线三度”的德育工作方案,
“三线”是指德育工作的三条主线:水之源(家庭)、水之泉(学校)、水之润(社会);“三度”是指德育工作的三个维度:私德、公德、大德。
“三线”齐抓,以“水”育德
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完善家庭教育,学校建立了“水之智慧”系列家长培养工程,创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沙龙活动,开展亲子共读,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选派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德育实践,全面建立家校合作,在提高家长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学校还专门设计了家庭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品格教育等。
其次,学校深入发掘传统文化赋予水的品质,以“水”育德,培养学生明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才能、敢创新、有胸怀、会助人、有骨气、能自立、有志向的优良品格。学校通过道德法治课和德育主题活动主抓德育,其它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主题班会课宣讲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践行德育等方式,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全覆盖——全员参与、全科渗透和全程评价。
再次,学校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活动,打通学校围墙与社会环境的樊篱,通过法制进校园、家长开放日、社会实践参观、志愿者服务、献爱心、共建德育实践基地、不同社会角色体验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大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度”并进,以“水”培德
2020年10月,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年会提出了新德育主张和“私德、公德、大德”三个维度。根据新德育精神,江北小学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年级特征,将小学各阶段需要实施的德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学年段,精心制定了每个年级每个周的德育主题内容、培养目标、实施途径、过程方法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并按照每学期18次课,寒、暑假6次课,构建了小学六年一共252次课的德育教育框架,让学生在每个阶段、每个维度的德育教育都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一、二年级重私德培养,主要体现在个人和家庭范畴,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敬长辈、爱劳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学习生活自理,具有安全意识等;三、四年级重公德培养,主要体现在集体范畴,引导学生热爱集体、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明辨是非、敬畏生命、友爱他人等;五、六年级重大德培养,主要体现在国家和民族范畴,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等。
自从“三线三度”德育工作方案实施以来,在江北小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德育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生们不仅获得了有益的德育知识,还培育了良好的个人情操,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步入了积极向上的成长之路,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增强,更加自信自律,学校的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位一体,以“水”润德
“三位一体”就是指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学生采用“1+X”模式,即1项必选德育作业和任意项自选德育作业。必选作业由班主任或德育课老师每周统一布置;班级设立“德育作业超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情况,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作业完成。完成作业可以获得奖励。同时,家长配合学生完成德育作业,教师收集反馈信息,掌握学生成长动态。
其次,设立班级“德育水滴储蓄银行”,每学期初给全班每位同学存入“德、智、体、美、劳”各五滴德育小水滴,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情况,每周小结讲评,扣除或增加德育小水滴,表现优异的学生被授予“江北小学日日小奖章”,凭奖章每月可以在学校兑奖超市换取奖品。学期末班级根据学生德育小水滴获得数量评定“江小水精灵”、“闪亮小水娃”等。
第三,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发《德育成长手册》,记录学生德育成长过程。
“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实践,完善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级课程,三生教育
江北小学全力抓德育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在“水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团课程。
学校严格按国家教育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同时,大力推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
江北小学围绕办学理念,开发了一系列以“水育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包括“水之源”、“水之品”、“水之韵”、“水之润”四个系列,课程涵盖了地域地理、文学素养、传统技艺等。
学校还开发“水育文化”系列社团课程,包括“艺如水”、“动如水”、“新如水”等系列,课程涵盖书画、演讲、舞蹈、音乐、茶艺、民俗、汉剧、创客教室、机器人、人工智能、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武术、远足、登山等。
另外,江北小学构建了“水育文化”三生教育课程。“三生”是指学会生存、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三生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各种安全演练等。通过这套课程,学生们懂得了珍惜生活,珍视生命!
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当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细水长流,无声渗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健康快乐成长。清源长流、厚泽行远;上善若水、兼容并蓄;情怀似水、顺势而为;学勤如水、载志日新,江北小学在“一训三风”的引领下,将以水的品格和情怀,营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校园,达到以水益智、以水育德、以水炼志、以水怡情、以水养心的终极教育目的,向陕南一流名校的目标努力奋斗。(江北小学 谭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