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照耀汉滨山乡,一派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茶叶园区里,冬季管护规范进行;生产线上,魔芋制品热气腾腾;温室大棚中,新鲜蔬果持续供应……
2022年,汉滨区茶叶实现产销两旺,春茶、夏秋茶销售达历史最好水平,总额突破23亿元。全区魔芋种植面积达到14.9万亩。前三季度蔬菜产量24.2万吨。截止到9月底,生猪饲养量达到63.49万头,肉类总产量达3.18万吨。
近年来,汉滨区立足生态底色和区位优势,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坚持延链补链,实施奖励激励,有效联农带农,切实提高群众收入、推动农村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延链补链 农业产业增效益
走进汉滨区晏坝镇德润茶叶加工厂,入秋的第一批白茶经过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全部进入摊凉平台,即将成型包装。企业负责人王璇对于白茶的市场前景颇有信心,“白茶的茶性柔和,老人、儿童都可以饮用,从经济价值跟市场角度来看,适应性非常广,目前需求量很大。”
德润富硒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安康富硒茶种植、加工、销售及研发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有千亩原生态茶园及4500平方米富硒茶清洁化加工厂,预计年产茶叶300吨,然而2021年企业总产量不到100吨,产能不足问题突出。
“传统单一绿茶加工模式里,春季清明一结束,很多茶农就不再投资,不再管护,不再从事这个产业,到第二年又开始春季忙上一个月,导致我们原料短缺。”企业负责人王璇说,当地茶农基本不采夏秋料,茶叶生产以春茶为主,清明过后,大部分茶园处于闲置状态。
企业缺原料,茶农盼增收。与晏坝镇相邻的瀛湖镇桂花村种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3000多亩、茶叶加工厂8家,但种植水平和制作工艺参差不齐,茶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关部门实地走访,综合研判,为双方牵线搭桥,力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提升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桂花村党支部书记刘荣林说:“要借助大企业技术和管理优势,在采摘、管护、制作各环节提等升级,形成个大品牌走向市场。我相信,我们桂花村茶叶的好品质,一定能得到消费者认可。”
汉滨区坚持以链长制为抓手,按照“育龙头、强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工作思路,建立6个产业大链条,17个产业子链条。着力延链补链,推动茶叶、蔬菜、核桃、魔芋、养殖等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区新建茶园1500亩,改造提升1.2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20.7万亩,产量达8800吨。
奖励激励 农村发展增颜值
今年,汉滨区出台了《汉滨区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奖扶办法》和《汉滨区支持粮油生产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和粮油生产。区巩固衔接资金超过55%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奖扶资金为1.29亿元,用于粮油生产奖扶的资金超过2000万元。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谋划推动了大竹园流水茶旅融合、月南片区农旅融合、县河财梁农旅融合、关家田园综合体、北部粮仓等5大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带建设,并集中资金予以扶持。
9月28日,汉滨区2022年金秋助农公益网络直播活动上,第一批47家有爱心、有诚心、有良心、有热心、有恒心的“五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户获得奖扶资金10万元。
回忆起当时接受表彰的情景,陕西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洪明依然激动不已:“这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产业带动增收的信心。”
作为汉滨区重点产业项目,悠源食品公司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富硒魔芋及豆制品深加工生产线4条,在早阳等镇发展1000多亩魔芋种植基地,实现了魔芋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
汉滨区持续抓好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民荣5万头种猪繁育基地项目即将投产,立华10万头生猪繁育一体化项目年底竣工,总投资5000万元的坝河10万只蛋鸡产业链项目已于9月下旬正式投产。
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一座座农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条条产业链条延伸补强,撂荒、闲置的土地被有效治理利用,古老的乡村颜值提升、效益增长,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联农带农 农民群众增收入
月河,汉江北岸支流,经汉阴到汉滨,于忠诚村入汉江。
依托月河口泥沙地建成的蔬菜产业园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示范园。11月6日,园区技术指导刘瑞普带领大伙儿有序采收青椒,以保证及时供应、新鲜交付。50出头的刘瑞普是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人,在园区工作多年,由脱贫户到如今的“管理层”,刘瑞普的收入逐年上涨。
“育苗、整枝、打杈、定植、施肥、浇水,我一天就管这些。”刘瑞普说,工资从100元一天逐步提升,现在是5000元一个月。
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汉滨区推行土地、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多方共赢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将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蔬菜产业链主企业负责人刘瑞红说:“我们探索总结出1315经营模式,土地入股占10%、参与种地的农户占30%、村集体占10%、经营主体占50%,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机制把群众衔接到产业链上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汉滨区坚持“链主带动、创新驱动、城乡联动”思路,推动富硒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1+10+N”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今年新建蔬菜保供基地3个,全区累计达到14个。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25万亩,初步形成了集蔬菜育苗、种植、仓储、冷链、采摘、培训、研学和社会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态。
目前,全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63个,辐射带动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6300余人。汉滨区委书记范传斌说:“我们坚持园区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壮大乡村产业,让产业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农村群众,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汉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