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实现汉滨教育追赶超越新发展的建议
题目 | 关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实现汉滨教育追赶超越新发展的建议 | ||||||
提交日期 | 2022-10-31 | 提案来源: | 民盟区委会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型: | |
提案者 | 回复联系人: | 建议承办单位 | |||||
正文 |
中共汉滨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统筹优质教育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学,强力解决城区中小学“大校额”“择校热”顽疾,持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催生下,全区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城区人满为患,一位难求,乡村空壳化,效率低下。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区中小学学生6.2万名,乡村1.9万,占比约30%,全区中小学教师4493名,乡村3160名,占比约70%。即七成教师服务于三成学生。全区中小学230多所,农村占200所,占比85%左右,农村平均师生比达到1:5,。政府花费如此庞大的教育经费,没有形成预期的优质资源,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心城区市、区两级权责边界不清晰,汉滨区承担了全市相当一部分教育服务任务。 2、乡村学校布局太分散,“撒胡椒面”的建设模式,使乡村教育整体受拖,没有形成优质资源的保障机制。 3、城乡一体化,一刀切的管理,让乡村脆弱的教育生态逐渐“荒漠化”,进一步加重城区的负担。 因此,建议: 一、迅速就乡村教育布局开展调研,精准布点,五年规划,三年布局,分步实施。落实调研过程,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学校校长,村镇负责人,走访,座谈,了解,尽力减少协调平衡,地方保护观念,一个乡镇一个方案。 二、在乡镇建设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打造成乡村教育的资源堡垒,寄宿制学校就近接收附近小规模学校学生,充实寄宿制学校教师配置,完善寄宿制条件。按照一定师生比例,为寄宿制学校配备生活老师,负责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思想状态调整,家校交流沟通等工作。落实重点高中向乡村学校定向招生政策;调研乡村普通高中向辖区初中招生倾斜的可能性;用普通高中招生杠杆协助乡村初中巩固生源。适当加大乡村寄宿制学生的生活、交通补助力度。 三、偏远教学点管理体制改革试验:打破传统学制束缚,探索小学低年段与幼儿园一体化办学新学制;根据小规模学校特点,探索“复式教学”“混龄教学”“跨级教学”“混合教学”等新模式。 四、管理体制的优化调整:教育主管部门尝试模块化管理,信息化处理日常事务,整合现有的部门,从“管理”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在项目设维修改造,教学设备,易耗品采购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统筹各方面工作,防止扎堆发通知发文件,让基层学校从事务中解放出来,潜心教书育人。乡镇学校以规模最大的学校为平台,向教学点服务,就创建、评比、信息填报、文化建设、教研教改等工作,统一安排,把将学点非教学任务减小到接近零。 多管齐下,统筹协调,用三年时间,完成布局调整,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打造优质资源、提高师资、资金使用率,缓解城区压力,完成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任务,实现汉滨教育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