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走进《落花生》这一课时,也迎来了我们班“劳动小基地”的收获。今年四月份,我们班拥有了一小块劳动基地,种些什么呢?可把孩子们激动坏了,“老师,能种花生吗?”好像没见镇上有种花生的,那就试试吧,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拿着铁锹、锄头,为班级“小菜园”播下了种子,有花生、向日葵、玉米……带着孩子们的祝福,也算迎来了不小的收获。
课前,我想应该把孩子们种的花生带来,我急忙去“小菜园”看了看,绿油油的花生苗,放假它悄悄长了好一大截,心里有点犯嘀咕,这绿绿的苗下面能长的有花生吗?看来花生的果实果然只能挖了才知道,拿着锄头使劲一挖,把泥土翻上来,当看到泥土中白色的一大串“小家伙们”,顿时涌起了丰收的喜悦,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给孩子们,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于是我们的课堂也由此展开,孩子们看着这还带着泥巴的花生们,激动极了,有的说像“小葫芦”,有的说像“金豆子”……还回忆起他们种花生的过程,先用水泡花生,再翻土……与花生的熟悉感油然而生,他们也成为课文中种花生、议花生的一员,把课堂交给他们,去讨论,去争论,你一言我一语中,他们对文中父亲的话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追求体面,而对别人没有任何好处的人。”看到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也是另一种美好,也看到身边更多像花生一样的人。
有个学生说,看到花生他也想到了老师,老师就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心里一下涌过一阵暖流,我们是天天面对孩子的“引路人”,文中父亲对孩子的期望,何尝不是我们该对自己的提醒,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者,既然选择了平凡,就该诚心扎根,用爱做教育的底色,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和成长,努力成为像花生一样的人,那该多么美好而充满意义!(汉滨区叶坪小学 熊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