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读诗声音,最美

时间:2022-09-02 11:32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让我觉得有点意外,本来一节是作文课,一节是文学欣赏课,第一节下课时,突然想起了好像给学生说过,第一单元学完后于是,第二节课只好交给了学生,即刻学生选好了主持人就登场啦,准备举行一场新诗朗诵会,因而,就随口问了句,出乎意料,语文课代表很快将一个朗诵会的节目单递交到我手上,而且节目颇为丰富。

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激情的读着开场语,随后准备朗诵的同学们陆续走上讲台,朗诵作品有艾青的《大堰河——我当然保姆》、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经典作品。  

在听着学生深情朗诵的同时,我突然想起了刚开学的那段时间。

那是几年前我带的新一届初三学生,面对一张张稚嫩的新面孔,我不禁踌躇起来,该如何为他们上好精彩的语文课。经过几个周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课,质疑和回答问题都很积极,教学中配合地很默契,作业完成地也很好,亦能自觉地相互检查背诵课文,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第一单元学习新诗,有《沁园春.雪》抒发一代风流人物坚定信心、欲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周总理,你在哪里》抒写人民的好总理为革命、为人民的丰功伟绩,树立了人民价值观;《我爱这土地》包含了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对土地的眷念;《乡愁》借时空变换,表达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你是人间四月天》洋溢着对爱对美的诗意信仰;《我看》诗人穆旦将生命和历史融入春风荡漾的图景中,展现了青春的激越与豪迈,寄托了对闲适恬淡自然生活的追求。上课讲解时,我不但泛读,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播放名家配乐朗诵,以求身临其境感染学生。在拓展中我还给他们分享了我发表的《与父书》《最末的秋雨》《春天里》等诗作,学生们都静静聆听,融入在情境中,深受感动。

而教授语文课,恰好就是要让学生感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要教会学生用两只眼睛去看待世界,一只辩证,一只是历史的,要教学生去追求真善美,要给他们指出一条宽阔的人生前行道路。

看着他们沉浸诗歌的样子,我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纯真与美好,记起了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原来,学生朗读诗歌,从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中,可以有意识的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音韵美,诗歌意境美,形象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那一刻,我真想告诉同学们,你们读诗的声音最美,因为,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一个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诗和远方。(汉滨区江北高中东校区 李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