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师随笔】从“新”出发 找寻更好的自己

时间:2022-09-02 10:4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有一脸永恒的笑。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这是朱永新教授为新教育撰写的诗歌,也是我们每位新教育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动听的歌,在优美舒缓的歌声中,第二十二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与我们如期相约在云端。本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有着“红色旺苍,中国茶乡“之称的中国红军城四川省旺苍县举行。会议主题围绕---“新教育写作暨师生共写随笔”给我们展现了旺苍县新教育实验的优秀成果、分享了来自全国各地新教育实验校区校长的优秀叙事以及朱永新教授《写作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报告,整个会议高效扎实,干货满满。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我走进了新教育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新教育人的炽热情怀,领略到了新教育人的澎湃激情,体会到了新教育人的坚定笃行。

1662085754108015722.jpg

名师云集,共话写作智慧

本次研讨会历时一天半,共三场,云集了旺苍县的优秀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名师。旺苍县教师们的一篇篇优秀的生命叙事,如同一条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一首首轻声低吟的诗歌,静静地、缓缓地诉说着生命里的教育故事,轻叩心扉、撩人心弦;下午场的来自各个实验校区的校长们,则给我们分享各自学校在新教育专业写作上的一些成就和经验,如同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每一位校长的讲座都好似一道道精心烹制的佳肴,回味无穷。

秦梦老师在《深深爱、缓缓说》里这样说到:“干燥的土地无法孕育出生命,正如疏离的心灵无法流淌出故事。”教育叙事并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叙事展开对教育对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没有爱的教育是打动不了人的,打动不了人的叙事不是生命叙事”。何国敏老师在《一座“桥”的使命》中这样思考过:“作为一座‘桥’我该如何存在?”“我该如何重塑自我?”“我该建一座什么样的‘桥’?”从而扩大自我,建造了一座阅读的“桥“,一座让教室不再冰冷、充满温情的“桥”,一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桥”。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谱写了一篇完美的行动叙事。

20年出了20本书的来自于江苏省的管建刚老师,在谈到自己的写作之路时,回忆起了自己的写作历程。管校长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不爱写作、不擅长写作的人,一切转机都在有意识加入《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计划》之后。20年20本书,自己也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教师,成长为了一名特级教师。管校长在交流中说道:“关于写作,基础不是问题,时间不是问题,内容不是问题,兴趣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发表不是问题,空间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下决心写了吗?你准备开始写了吗?张菊荣校长在《一个人与一群人思想长跑的精神意义》中也谈到:“让写作成一种生活,让思考成一种状态,当一个人每天都处在思考当中,怎么会不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智者呢?怎么会没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呢?”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教育工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而文字能够定格五颜六色的教育生活,可以让更好的教育来得更快!

“新”意满满,收获多多

朱永新教授在《写作创造美好生活》中,从写作概念、写作特点、写作价值和意义、写作版块等方面向我们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实的报告。

他倡导全学科写作。即写作不再是语文学科的事。国内外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率先进行全学科写作,学科写作、跨学科写作应运而生。不同学科应当有不同的写作教学,也应当被予以重视。江苏省茅雅琳老师在《诗意可抵岁月长,静待“数学”绽芬芳》中向我们介绍到:自己是一位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共读共写。带领孩子们一起共读数学刊物、写数学日记、做数学笔记、完成教学反思。石星星老师在《一场关于生命的超越之旅》中介绍到:科学学科提倡写作,主要以画代写.画科学绘本、画思维导图、记科学日记、录科学小视频。地理知识画思维导图,做人文分析,化学、生物写实验报告等 ;季红梅老师是一位幼儿教师,致力于幼儿绘画写作,她在《图说眼里的世界,写画心中的天地》中谈到: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幼儿写作课程开发为幼儿绘画写作、仿编绘本故事、创编绘本故事等。李新民老师也谈到:别开生面的学科写作,让写作在各学科的领域里遍地开花,有利于呈现了全学科写作“新景观”,展现一些学科“以写促学”的新领域,通过自由表达在学习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与心得,全面提升学生学科写作能力。

说到新教育写作,浮现在我们脑海里最多的是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朱永新教授在报告中向我们详细而又完整整理出了写作的三大版块:①、学生写作:其中包括习作课程、日记课程、听读会说课程、说写课程、学科写作课程、写作评价。②、教师写作:主要有教育备忘录、教育杂感、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教学实录、教育论文、教育书信、教育文学。③、共同体写作包括家庭写作、家校共育、师生共写、教师共写、团结写作五个方面。家庭写作又包含父母日记、亲子通信、家庭月报三种形式;家校共写包含了家校信、家校便签、随笔接龙、家校共育单等形式;师生共写有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图书发行、网络发行、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写作形式也是共同体写作方式。朱教授呼吁,在这样一个繁盛的时代,有多种方式可以写作,多种平台可供写作,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在写作中看见自己拔节成长的过程!

业以琢磨,从“新”出发

提及新教育,最早源于几位朋友口中。几年前,有几位朋友的孩子在培新小学上学。在他们发的朋友圈中、闲聊中都能了解到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动态。班级风采展示、话剧表演、丰富的社团活动、新父母讲堂、跳蚤书市、艺术节、花样跑操展示、亲子共读、每月一事等,在一张张照片里,一段段视频中,都是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老师给孩子写信,孩子给老师回信;孩子给父母写信,父母给孩子回信,所有口头语言表达不了的情感文字却能温柔而又细腻的表达出来。朋友在谈及孩子的校园生活时,自豪的口吻、幸福的笑容,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吗?

再走进新教育,应该是在前年我的侄子踏入培新小学大门时,这也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细化的认识和了解。我的侄子在二年级6班,周章丽和胡正蓉两位老师的班级。团结友爱的班级风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与新父母关系的融洽和谐,让作为同行的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每一天的跳绳打卡、阅读打卡,一月一说的好书推荐和我最喜欢的植物推荐,微信公众号的书信文化、家校共育、亲子共读等栏目有声有色。在这间充满温馨的教室里,张贴过新父母书写的新年对联、展览过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表演过童话剧、举行过童书发布会,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家长放心,孩子开心,这不就是新教育所要缔造的“完美的教室”吗?

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新教育,便是我加入了培新小学这个大家庭吧。初来的我刚进入学校微信群不久,就看到一篇篇教育著作被转发至微信群,领导转发,同事们收藏学习;一张张老师们获得的荣誉证书、发表的一篇篇文章,被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点赞包围;一本本书被当成礼物送到了老师的手中,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定期举行;一场场培训会、研讨会,启迪老师们业务精益求精;教室里、走廊上、操场边到处都是书,都是名言警句,似乎每一草、每一木都在聆听,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领导鼓励学习,学校搭建平台,老师们积极上进,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正是理想中的“书香校园”吗?

偶然的机会,与新教育榜样教师们聊起了新教育,看着他们对新教育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让我明白新教育的学习远不止于此。此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学习,名师云集,专家引领,让我再一次对新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心怀热爱才能奔赴山海,在学习中洗礼和修行,在听讲中觉悟和重生!踮起脚尖,我们才能看到诗和远方;靠近智者,我们才能找到差异,重新审视自我!新教育路上,我从远方走来,恰好你们也在!愿你愿我,都能在逐梦的路上,寻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汉滨区培新小学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