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我一直梦想着当一名老师。所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满怀热情,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路走来,我常问自己:一个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呢?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有爱心。
这种爱心,或许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但像太阳一样温暖着学生的心窝;像火炬一样点燃学生的梦想;像明灯一样指引着学生前行的道路,可以让教师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最无怨无悔的诗篇。
“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倾颓教室独点明灯”的徐本禹。他,为了那份承诺,毕业后毅然放弃读研的机会,去了遥远的贵州,他就像角落里的一盏明灯,默默地用青春和热血,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谭千秋用一双传播无数知识的双臂,在地震中夺回四个年轻的生命,他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泣不成声中感受到了无私而伟大的师爱。
困难面前,他们为学生筑起了知识和生命的长城,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同为教师的我被他们伟大的爱所震撼,所感染。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视同仁,那是一个午后,语文课代表跑进办公室:“老师,你看,咱们班的“废柴”,又开始乱写乱画了!”“不要那样说,他听见会伤心的。”课代表口中的废柴是我们班上基础特别差,反应很慢的一位同学。在他的作业本里看见的总是横七竖八很难读懂的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那以后每个早上,我一边辅导,一边握着他的手一撇一捺地教他写名字;每个寂静的中午,陪他在教室一遍遍地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他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作业,高兴地说:“老师,你看看,我写的怎么样?”整洁的本子上他端正的写着自己的名字。我欣喜地表扬他:“写的不错,继续努力!”他脸上泛起羞涩而又幸福的微笑。此后,他坚持天天练字,努力写好每次作业。他的成长与变化,收获的不仅是表扬和认可,更多是自信和快乐!
身为班主任的我始终努力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她是初二时我班上转来的一位女生,性格孤僻,沉闷。与同学相处并不融洽,常因小事而争吵,像是一个受惊的刺猬用芒刺把自己包裹的紧紧实实。性格孤僻的她却很勤劳,闲暇时我让她帮忙整理班级作业和图书,对她嘘寒问暖。一来二往她慢慢和我熟络,渐渐放下了戒心。我问她:“你为什么总和同学闹矛盾?”“老师,我要让她们怕我,要不以后他们还会欺负我。”我深知这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我没有批评她。随后召集班干开会,强调对新来的同学要多关心,多帮助,让她感到班级的温暖和同学的善意。渐渐的,她与同学的矛盾少了,关系也慢慢变好。可她仍旧闷闷不乐,在多次与她聊天后她哭说“老师,爸妈在我7岁时把我送到奶奶身边,他们带着弟弟在外地打工生活,直到六年级才把我接回来,我觉得他们只爱弟弟不爱我!”孩子边说边不停地哭泣。我通过电话和家访多次跟家长交流,告诉他们要多关心孩子给予充足的爱。初三毕业的那年夏天,我的桌上多了一束鲜花和一张卡片,“谢谢老师,是您让我重拾了丢失的爱!”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但更是甜美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不辞而别的学生四处寻找;曾为如何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彻夜难寐;也曾为学生的不理解在我背后嘘嘘不止默默流泪。我犹豫过,抱怨过。但当看到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联考成绩进步时;当不辞而别的学生发来道歉的信息时;当我因病住进医院,学生们纷纷涌入病房送来温暖的安慰时;当他们骄傲地谈起我荣获优秀教师称号时,内心的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这时我反省着自己那颗疲惫的心,告诉自己这份职业的重要。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
我相信爱是我们教师坚守这份职业的动力和信念!我会一如既往的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用爱熔铸崇高的师德,立足平凡岗位向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