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不错,看着很正式,不像搭台凑合的样子。服务和流程都规范了,便捷又暖心。”5月20日,十天高速安康东出口,由外地返回安康的余先生顺利做完检查,坐在“红色驿站”里,喝杯水的功夫,抗原结果就出来了。“各地的高速出口都要筛查,回到安康第一站能有这么好的体验,真心为家乡点赞。”
安康东高速出口是外来人员进入安康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日常通行车辆3000余辆、10000余人次,节假日车流量呈倍数增长。在这里,逢车必检、逢人必检、司乘同检,防控排查压力巨大。
如何在保证外防输入的同时保障畅通?汉滨区投入130万元,利用安康东高速出口路边空地,对筛查服务点进行改扩建,不断完善排查服务设施,推动各项防控措施闭环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大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及安全隐患。
“现在我们的效率更高、服务更好,流程一目了然、工作更加顺畅,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更加舒心地排查检测,切实守护好这条重要防线。”汉滨区新城街道武装部长邹明星说。
防控提质量,硬件是基础。今年以来,汉滨区聚焦“两站一场”、高速公路出口等重点部位,对12个疫情防控筛查点、24小时核酸采样和抗原检测点进行改造升级,规范设置信息登记室、(抗原、核酸)双检采样室、红色驿站(等候室)、临时隔离室、工作人员休息室等,持续提升排查能力和服务水平。印发了交通卡口信息规范处置的通知,高效分析研判,安全有序放行。
同时,调拨帐篷、折叠床、被褥及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应急防疫物资,配备空调、风扇等防暑降温设备,为防控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保障。
对交通卡口一线人员,坚持优先表彰奖励、优先晋升聘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人文关怀、优先吸收入党“五个优先”工作机制,加大关心关爱力度。
在安岚高速双龙出口,规范化筛查服务点已于4月底建成,临时党支部的标识格外醒目。双龙镇推行领导AB岗带班制,确保实现业务工作和卡点值班值守两不误。
双龙镇人大主席程杨坤说:“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警醒,担当尽责,全心身投入工作,守好防线,守卫健康安全。”
在安康南出口,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八步工作法检测排查。五月的天气不算太热,但身着防护服的“大白”们早已浑身湿透。不久前,改建完成时,区上领导特意叮嘱给安装了淋浴热水器,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其实,不光是休息室叫作‘红色驿站’,整个筛查服务点都是‘红色驿站’,我们将临时党支部建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规范排查、规范检测、规范服务,向每一位来返安康的客人或家人展示更加优质的形象、传递更加温暖的力量。”汉滨区吉河镇镇长陈耀丽说。
目前,汉滨区12个筛查服务点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成,均配备测温仪、摄像头,统一制作各类标识标牌、制度牌匾等,安装空调,配置办公桌椅,完善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统。12个临时党支部和红色驿站持续高效发挥作用,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和运转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