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过,天却还未变暖,这几天的阴晴交替,让人实在是摸不透明天该穿什么,而清明就在这茫然不知中悄然到来。少年时,喜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浪漫,也沉迷于“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嬉闹中。长大成年,在感悟世事沧桑后,面对清明,更多的是缅怀故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清明节时分,往往也是洗心之时。儿时,长辈领着我们去扫墓,一边清理着杂草,一边给我们念叨着深埋地下的这些亲人的“丰功伟绩”,最后还要嘱咐我们要给逝去的亲人“深深”磕上几个头,保佑自己学习进步。那时候都很调皮,瞅着大人没注意,匆匆敷衍后跑到旁边收集鞭炮攥手上玩。长大后,我们领着自己的孩子,再由父母带着一路整整齐齐点香、烧纸、礼拜。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们多了虔诚,多了怀念,多了认真。而我们又会用父辈同样的方法,摁着自己孩子的头,和他们讲祖先的故事。
春雨融心,清明融情。生命是一种轮回,我们的来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子女。祖祖辈辈,根源相系。无论多少变化,离得多远,只有站在这里,你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也只有站在这里,你的传承才能持续下去。几分哀伤,就几分相思。清明,不可忽视的日子,不可不回家的日子,不可不为已逝亲人坟头除草填土的日子。好景,君需记;故人,不能忘;人生,更珍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总会在清明这天想起这千年的绝唱,而这又平添了几分怀念故人的哀愁。其实,很多感情的无疾而终,都是因为以前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对事,对人的这种错位,便成了永久的遗憾。经历过了才明白,原来有的人,早就在曾经以为平常的一天里,见过了这辈子的最后一面。
今年的清明,好似更为悲伤,因会时不时想起小时候疼爱我的奶奶。这几日,也会经常在梦中遇到逝去亲人的身影。梦醒,情生,泪落。有些人,错过一次,就是一生;有些离别,错过一次,就变成了永远的失去。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桃花潭水,只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可能雷雨交加的晚上,有些人,永远留在了昨天。清明节的到来,凝聚了我们深沉的哀思,也意味着春天的真正来临。清明节,除了告诉孩子逝去亲人的“丰功伟绩”,也应学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爱告别,以爱相处,以爱生活。(汉滨区大竹园九年制学校 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