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亮点】围观!在这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时间:2022-02-23 15:08  作者:源自:
  青山如黛、碧水盈盈

  依山而建、傍水而居

  走进汉滨区大河镇兴红社区

  所见皆是景

  村美人和两相宜

  这里不像是一个村庄

  更像是一个管理有方的住宅小区

  房屋错落有致,农田规划有序



社区农田规划有序

  兴红社区位于汉滨区大河镇西南部,地处原双溪镇铁山脚下,双沈公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7平方公里,2017年被授予区级文明社区。说起社区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赞不绝口。“村里以前房屋破旧,大家也经常往路边倒垃圾,环境糟糕。现在社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了、道路宽了、卫生好了、水也清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好了。”村民李诗明喜笑颜开地说。


“诚孝俭勤和”文化长廊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规划先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日常性环境卫生督导检查和长效机制建立,干群意识显著增强,社区面貌因此发生较大变化。镇领导积极组织社区班子调查研究,讨论座谈,多方征求意见,结合社区地理位置、土地情况、产业结构等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就美丽乡村方面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借美丽乡村建设之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社区。


  据悉兴红社区班子根据制定的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9栋400余套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处;新修河堤600米;实施到组公路硬化全覆盖,启动了社区绿化、文化项目提升等一系列工程。合理配置建造了污水处理厂1座、村内公厕1座,做到了专人管理。经过持续环境综合整治,社区道路、房前屋后、墙体周围干净整洁,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00余盏,适宜绿化地段、主干道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树种丰富,农家小院环境优美,昔日破旧的村貌如今“破茧成蝶”。有了明亮的路灯和文化活动广场,晚上出来散步的人也多了,沿路空气清新,村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社区主干道、到组干道进出畅通,路面全部硬化,路网布局合理。农户饮用水达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饮水安全达到全覆盖,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保证率达到了100%。

  “经过努力,筹资150万元,建成了社区办公楼、村卫生室。投资60万元建设文化娱乐广场。投资200万元建设新民教育基地等服务设施。村民普遍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投资50万元改建兴红小学操场,确保学前儿童全部入学,适龄学生九年制义务教育达到了全覆盖。”支部书记康友钦自信道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这句来描述现在的兴红社区,恰如其分。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以全长500米的主街道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建设有村史村情墙、文化传承墙、民俗风情墙等,体现了兴红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不断彰显美丽村景、乡土人情,实现原汁原味原生态、留住乡愁不走样。

康氏家风馆远景

  多年来,社区班子始终注重群众教育,积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深入学习宣传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增强了自我教育主动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党员教育,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学习科学种养技术,提高务农技能,培训数量逐年增加,确保每个家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组建了文体活动团队,投资200万元修建康氏教育基地,投资100万元建设了3个文化活动广场,设置了文体器材。教育村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崇尚生态文明。

  如今,一个“兴业、民乐、路畅、居优、村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伴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大河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为之奋斗的方向,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