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一座座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一面面寓意深刻的文化墙,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随处可见……迎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汉滨区,温馨怡人的这幅美丽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汉滨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汉滨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龙头引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方位统筹、大力度推进、多举措发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新征程中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突破。


面对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年初以来,该区高度重视,坚持“早研究、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机构、人员、工作有效衔接。5月26日,率先在全市将扶贫系统重组为乡村振兴局,成立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组建8个巩固衔接工作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区镇同责、部门同责、帮扶同责、督查同责)的“五个同责”工作责任制,压实区委常委、区级领导、镇办、帮扶部门、村(社区)等层面责任,坚持落实督导机制,实行常态化督导,聚焦阶段工作重点,直入现场、蹲点解剖、跟踪督办、推动落实。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进行安排部署,持续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上下一心,多措并举,精准选派第一书记271名,派驻工作队(组)410支,工作队(组)员1492名,实现脱贫村、8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其他类型村(社区)工作队(组)全覆盖,构建起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责任体系,推动工作高点起步,推进有力。








为深入贯彻“四个不摘”要求,该区对标完善政策,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区5年过渡期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明确了巩固衔接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核心指标,持续用力补短强弱。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一站式就医、先诊疗后付费、脱贫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持续开展饮水安全排查和工程维修养护,建立完善饮水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的水。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农村安全住房提升行动,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扎实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该区建立常态化比对、动态化监测、精准化帮扶等应急响应和监测帮扶机制,创新实施“35845”工作法,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坚持(农户自主申报、镇村干部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各类监督渠道反馈、平台监测分析)五种监测方式,严格执行预警监测八步程序(风险预警、入户核查、承诺授权、信息比对、民主评议、村级公示、镇级审核、县级审定),落实(全面排查、综合研判、精准帮扶、动态销号)四项措施,做到(全程监督、清单交办、帮扶到位、定期通报、绩效考核)五个坚持,确保工作责任实、监测发现早、帮扶措施准、政策兑现快、帮扶效果好,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创新实施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高度关注,先后在国家医保局《医保动态》和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家媒体刊发和推广。



针对今年严重灾情,及时出台了《加快灾后重建防止因灾返贫致贫1+7工作方案》,目前,全区已纳入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全部落实了精准的帮扶措施。同时,全区还以实施“五大振兴”为引领,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30个。在搬迁后扶工作中,持续完善安置点社区工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积极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强安置社区基层治理,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在项目资金管理上,探索实行“三函一谈一督一改”工作法,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制定《汉滨区衔接资金管理办法》,2021年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789个,总投资10.5亿元。如今行走在汉滨广袤的乡村,既有美丽宜居家园,也有生态绿色的产业园,通畅整洁的乡村道路,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群众的“精气神”面貌焕然一新,构建出了一幅幅美丽画卷。




今年以来,汉滨区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突出以“畜牧、茶叶、核桃、蔬菜、魔芋”五大主导产业为主,兼顾蚕桑、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通过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等利益联结模式,发展以阳晨、忠诚等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20个,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同时,鼓励脱贫劳动力返岗复工,开展消费帮扶,有力保障了脱贫户收入不减。与此同时,还持续提升“两基”水平,围绕农村教育、卫生服务能力以及道路、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加强管理促质效提升。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活动,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1年,该区创新形成了一批“防返贫数据监测”、“壮大集体经济”和危房改造、健康帮扶等亮点工作相继在中省市进行推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走出了一条强基固本、符合汉滨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了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更有实效。









搬迁社区


区乡村振兴局揭牌仪式
聚焦责任落实 健全机制强统筹
面对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年初以来,该区高度重视,坚持“早研究、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机构、人员、工作有效衔接。5月26日,率先在全市将扶贫系统重组为乡村振兴局,成立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组建8个巩固衔接工作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区镇同责、部门同责、帮扶同责、督查同责)的“五个同责”工作责任制,压实区委常委、区级领导、镇办、帮扶部门、村(社区)等层面责任,坚持落实督导机制,实行常态化督导,聚焦阶段工作重点,直入现场、蹲点解剖、跟踪督办、推动落实。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进行安排部署,持续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上下一心,多措并举,精准选派第一书记271名,派驻工作队(组)410支,工作队(组)员1492名,实现脱贫村、8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其他类型村(社区)工作队(组)全覆盖,构建起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责任体系,推动工作高点起步,推进有力。








干部入户
聚焦政策落实 精准施策促精准
为深入贯彻“四个不摘”要求,该区对标完善政策,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区5年过渡期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明确了巩固衔接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核心指标,持续用力补短强弱。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一站式就医、先诊疗后付费、脱贫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持续开展饮水安全排查和工程维修养护,建立完善饮水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的水。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农村安全住房提升行动,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扎实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同时,坚持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充实苏陕协作项目库,深化拓展产业合作,新城地产等5家江苏企业落地汉滨,完成投资1.05亿元,东西部协作帮扶成效不断巩固拓展。




医疗


安全饮水


苏陕协作
聚焦工作落实 夯实基础防返贫



动态监测
针对今年严重灾情,及时出台了《加快灾后重建防止因灾返贫致贫1+7工作方案》,目前,全区已纳入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全部落实了精准的帮扶措施。同时,全区还以实施“五大振兴”为引领,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30个。在搬迁后扶工作中,持续完善安置点社区工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积极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强安置社区基层治理,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在项目资金管理上,探索实行“三函一谈一督一改”工作法,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制定《汉滨区衔接资金管理办法》,2021年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789个,总投资10.5亿元。如今行走在汉滨广袤的乡村,既有美丽宜居家园,也有生态绿色的产业园,通畅整洁的乡村道路,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群众的“精气神”面貌焕然一新,构建出了一幅幅美丽画卷。




社区工厂
聚焦帮扶成效 持续用力促巩固
今年以来,汉滨区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突出以“畜牧、茶叶、核桃、蔬菜、魔芋”五大主导产业为主,兼顾蚕桑、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通过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等利益联结模式,发展以阳晨、忠诚等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20个,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同时,鼓励脱贫劳动力返岗复工,开展消费帮扶,有力保障了脱贫户收入不减。与此同时,还持续提升“两基”水平,围绕农村教育、卫生服务能力以及道路、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加强管理促质效提升。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活动,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大产业
(畜牧、茶叶、核桃、蔬菜、魔芋)

烤烟

桑蚕

中药材
2021年,该区创新形成了一批“防返贫数据监测”、“壮大集体经济”和危房改造、健康帮扶等亮点工作相继在中省市进行推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走出了一条强基固本、符合汉滨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了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更有实效。

忠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晏坝镇田坝社区陕茶1号繁育基地

茨沟集镇

石坎梯田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