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滨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有效破解监管难题

作者:佚名 来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2-01-04 17:36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脱贫攻坚期间,汉滨区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17.35亿元的扶贫公益性资产和11.64亿元经营性资产,通过规范扶贫资产管理、筑牢运营风险防线、财务管理公开透明等措施,有效破解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难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预计村集体经营收益6026万元,村均16.9万元,收益在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8%。

一、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对脱贫攻坚期间的所有扶贫资产进行确权和移交,对扶贫公益性资产颁发了“两证一书”,即:“产权证”“使用证”和“管护目标责任书”。建立农村产权管理综合平台,以村组为单位,以2017年12月31日清产核资数据为基础,进行系统建账,使全区的村集体资产清楚明晰、一目了然。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增设经营性扶贫资产、公益性扶贫固定资产、到户类扶贫资金三个科目,明确了资金和资产来源、投入主体、股权或债权;在投资合同中明确了扶贫资产固定收益比例等,保证了扶贫资产长期发挥带动效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

二、筑牢运营风险防线。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防范风险是关键。村集体资金投资原则是不求过高利润、不提过高指标、不涉陌生领域,鼓励专业人做专业事,抓好经营服务、做好经营保障。一是支持全区355个村集体自愿将7.77亿元扶贫经营性资金以股权方式投资到国有控股的区扶贫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统一经营,投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每年固定收益率5.5%。公司在经营方式上广泛征求各村集体意见,主要采取异地置业,建设光伏电站、农产品加工厂、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债权投资工业集中区等低风险经营稳定的项目;二是全区209个村集体自愿将2.76亿元扶贫经营性资金以债权或股权方式投资到27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固定收益率6%。聚力发展畜牧、茶叶、魔芋、蔬菜、核桃等富硒特色产业,推动和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示范带动了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并保证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获得稳定收益。三是全区201个脱贫村共配置1.04亿元的互助资金,通过互助方式解决了小农户发展产业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四是有条件的城中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累计投资4.55亿元,建设经营性固定门面房、厂房等进行租赁经营,每年收益约1100万元,6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增加了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有效的监督。汉滨区财政投入14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了农村产权管理综合平台和“银农直连”资金支付审批系统,积极探索村集体资金支出和收益分配等全过程公开,全区35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支出和收益分配过程中严格按照“四档二级”进行审批支付。村集体不管支出多少资金必须由理事长和监事长签字,通过“银农直连”资金支付系统的普通专账和批量专账进行线上支付。支出资金在5000元以下的由村理事长和监事长签字;支出资金在5000-20000元之间的要增加村党支部提议和理事会商议两个会议;20000元以上大额资金支出,必须通过村党支部提议、理事会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公开、公示等程序,50000元以上资金支付审批表还需镇办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镇办分管领导审核签字。所有会议必须有会议签到册、参会人员照片、会议记录、公开公示照片等资料。资金支付前,村会计必须严格把关财务支出的原始凭证,办公耗材类支出必须有正式发票,公益岗工资、奖励资金支出必须有发放对象签字花名册,工程类支出必须有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结算发票;村集体收益分红要有必要的程序资料。原始凭证作为记账凭证附件全部上传“财务管理”系统入账保存,做到及时记账,有据可查。

汉滨区通过加强三项管理,实现了五大目标:一是支付凭证自动上传“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账实、账账相符;二是系统支付让数据多跑路,干群少跑腿,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三是线上支付全程留痕、高效安全,防止资金库外循环;四是系统设有预警功能,提高农村廉政建设;五是增强了村集体财务透明度,大额资金支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提升了村集体民主决策和参与能力。实现了集体资金安全有保障、干部清廉看得见、群众参与有途径,密切了干群关系,获得了多赢效果,解决了集体资产监管难、财务核算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