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河镇恒华家园社区“五注重五确保” 抓实党史学习教育

时间:2021-12-08 17:09  作者:唐家力源自:吉河之声

吉河镇恒华家园社区有“易地扶贫搬迁户、避灾生态搬迁户、瀛湖路棚改户、安岚高速征迁安置户和部分商品房住户”五大类型。社区党支部于2020年3月成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党内基本制度,严肃党内生活、狠抓学习教育、转化学习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实现社区高效能治理。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恒华家园社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创新方式、狠抓落实,着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注重正面引导抓宣传,确保氛围营造有热度。社区党支部及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会议,传达各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早谋划、及时安排,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召开会议、专题宣讲等方式,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截至目前,在区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稿件7篇,其中《恒华家园社区党史学习教育这样做!》被区委组织部官方微信“汉滨先锋”转载

注重示范带动抓重点,确保学习教育有进度。在全区、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启动前,党支部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迅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及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启动会议召开后,认真研究制定《恒华家园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等,成立领导机构,把握学习内容,购买学习书籍,紧扣学习重点。截至目前,支委会组织专题学习32次,支部组织党员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20以上,有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进度快、效果实。

注重创新方式抓载体,确保全员覆盖有广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创新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载体、强化学习教育。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线上线下相结合、齐发力,及时组织党员通过安康智慧党建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同时,利用党支部微信群分享信息便捷、高效的特点,及时分享党史学习教育知识,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在实现全员覆盖方面,探索分层分类学习教育,在家党员集中学、流动党员网上学、老弱党员上门学,实现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在灵活学习载体方面,在抓理论学习外,注重灵活方式,组织党员赴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精心组织党员观看党史学习教育影片《长津湖》,有效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党课3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

注重为民办事抓服务,确保服务高效有温度。今年来,社区党支部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活动要求,紧盯群众期盼,聚焦现实需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持续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细落实。坚持为民服务聚民心,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完成养老保险年检认证,协助不识字的搬迁群众填写表格申报交通补贴,指导社区居民通过微信方便、快捷地完成医疗保险缴费,各项服务得到群众的认可。坚持劳动就业稳民心,社区充分认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把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放在突出位置,建立搬迁群众就业状态、就业意愿等信息台账,分类施策、稳岗就业。今年9月,社区工厂开业,提供就业岗位70个,吸纳搬迁群众38人,落实公益性岗位12个,劳动技能培训26人,社区1174个劳动力有1022人在外务工增收,实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坚持项目建设顺民心。针对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的实际,争取项目资金,实施监控设备安装、垃圾处置提升、充电桩车棚建设、文化设施建设4个后扶项目,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安置区全覆盖,垃圾收集亭、分类垃圾桶有序摆放,1面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映入眼帘,3处充电车棚安全便捷。

注重问题导向抓落实,确保工学融合有深度坚持问题导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于平常,把党中央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着力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今年来,恒华家园社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高效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社区组织向外省输出搬迁劳动力300余人,在安康城区就近就地就业600余人,办理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427本,办理居住簿480本,为340人申报了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落实社区6户监测户帮扶责任人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