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都要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质增效。基于这些认识,12月1日至2日,汉滨区建民初中组织数学组6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展示示范课,进一步引领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教学提质增效。
在数学教研组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6位老师分别从七、八、九三个年级中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示范性的教学展示。陈辉婷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球赛积分问题》。课堂上,陈老师因势利导,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到了学习情境之中。整个教学过程似“小桥流水,自然成趣”。李亮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行程问题》。他的课如“精耕细作,有条不紊”,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课堂氛围活跃,赢得每位听课老师的赞赏。丁平和李伟老师同课异构的是八年级《平方差公式》,展示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却收到了异曲同工之妙的效果,课堂上异彩纷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把“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王贵勇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概率》。教学过程按照“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模式,也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教学充分践行了学校“339”大循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井然有序。王红艳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画树状图求概率》。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从生活实例入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她的教学把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6位老师,他们或因势利导、或侃侃而谈、或风趣幽默,为学生们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的数学教学盛宴。
两天时间里,每天早上执教老师上观摩课,下午全体数学老师围坐在一起进行评课、议课。评课过程中,执教老师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阐释说明,然后大家依据课堂实录,各抒己见,重点指出每节课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以供大家学习与借鉴。评议会上,质疑答惑,井然有序,热烈而精彩,每个老师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在研讨中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落实“减负提质”的路径和策略。(通讯员 张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