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叙事】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2021-11-30 17:46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又一个寒来暑往,转眼间,我再次走上班主任的工作岗位已满一年。回首走过的这一年,往事历历在目,一路走来,几多艰辛,几多哀愁,几多收获,几多幸福......忙忙碌碌中,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收获了为人师的幸福。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五勤”

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走马上任后,我便开启了班主任工作模式。我每天早早地到校,第一时间就来到教室,督促学生进行早读,然后上课,批改作业,备课,抽空找学生谈话,午餐时间准时进教室,直到上午自习才出教室,有时候甚至下了午自习才走出教室。中午漫长的一个多小时,我都和同学们在一起,下午放学也经常因为处理各种事务而推迟下班。每天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不是在做题,就是准备做题,每天两点一线,生活变得忙碌而又充实。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得努力地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眼勤、耳勤、嘴勤、腿勤、脑勤”,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随时发现各种蛛丝马迹,能通过学生的服饰、发型、语言、精神状态等来洞察他的内心世界,把一些违纪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每天我都在老师、警察、法官、心理咨询师、家长的角色间来回切换。

初来乍到,学生对我是比较抵触的,我能明显感觉到少数学生的敌对情绪,他们不支持,不配合,无视我的存在,甚至还故意刁难我。我觉得这都是学生正常的反应,毕竟突然换了一个十分陌生的老师,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但是我想,只要我努力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被我感化的。所以无论学生怎么对待我,我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尽职尽责和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和讲台上的粉笔头、擦拭讲桌……看到我做这些,孩子们也不由自主的弯下了腰低下了头,捡拾了起来,也有同学上来抢走我手上的抹布。这个班的孩子都非常热爱劳动,而且不怕脏不怕累,也不斤斤计较。对他们解的越多,我越爱他们,针对有的同学暗中跟我较劲,孤立我,想把我气走,我也在心里暗暗告诉他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二、小组合作,科学管理,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通过一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本班的大部分班干部不能以身作则,都各自为政,有能力的害怕得罪人,不愿意参与管理,没能力的跟个跳梁小丑一样竟然能呼风唤雨,把整个班级搞得乌烟瘴气,整个班级纪律涣散,歪风邪气盛行。部分不爱学习的女生热衷于梳妆打扮,涂唇描眉,男生则三五成群,喜欢到处闲逛。于是我先总体要求、静观其变,再召开班干部会议,加强管理,整顿班风班纪,严格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做同学们的好榜样。而班长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必须是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人来担当,这一直是个空缺。新学年开始时,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民主选举、学生自荐,建立了一支有管理能力、有责任心的班级领导核心,所以班风班貌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我们通过共同讨论,成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班级事务承包,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在做事。孩子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班委会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我们班设立了8个小组,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劳动、纪律、卫生、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适时考评,实行奖励积分制度。通过班级事务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通过这些奖励激励制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作业写得更整齐了,一次次班级活动成了孩子们放飞梦想的舞台,干净整洁的教室,书声琅琅的早读,激烈大胆的课堂讨论……

三、抓住契机,真情沟通,获取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向真、向善、向美、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而抓住合适的机会去开展工作,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在一次励志班会上,我给学生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信,分享了我的求学经历和带他们之后的心路历程,我告诉他们我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的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热爱劳动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引导他们成长,他们反过来也促进了我的成长……我感谢缘分让我认识了他们,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变得更加年轻!看到我这么推心置腹地和他们交流,孩子们都很感动,许多人流下了热泪,并且在给我的回信中表达了对我的敬意和感谢。有几个孩子的信写得很煽情,说我是他们生命中的那束光亮、是神明,照进了他们的心田,救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从那以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和回报:他们更愿意和我交流了,一个个变得更积极起来:认真做好每次值日、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地去做一件好事、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测试、认真地帮助学习小组里的每一个人......我们班变得越来越和谐,变得越来越有爱心,变得越来越上进。

当然我并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把我对他们的爱和信任,播撒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们都真实地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地,他们便把这份爱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上进的动力!而我则从实践中再一次感知到了“教育的真谛是爱”这个论断的无比正确性。

四、尊重差异,平等待人,感受公平公正的力量

孔子说:有教无类。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公平、公正的氛围就好比自由和阳光,它能直达每一个人的心灵!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学霸或学困生,我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的人生信条是不抛弃不放弃。我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对待后进生,我总是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找事做,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个人优势,让学生充满自信、展现自我、阳光快乐。王明睿同学聪明帅气,但不思进取,一上课不是打盹就是说闲话,一下课就表现得十分活跃,到处高谈阔论,哗众取宠,各科作业不是拖欠就是抄袭,感觉一天到学校就是混日子的,但他情商高,很机灵,除了不爱学习,做其他事情特别积极,所以我就有意安排他担任班长助理,时不时地夸奖几句,他便高兴得手舞足蹈。

王化蜜同学特别厌学,一谈学习就十分厌烦,经常不交作业,只等着明年去上职校。看到她这种混日子的态度,我很着急,多次找她谈话,效果都不明显。经过了解,她爱画画,黑板报办得漂亮,于是班上的黑板报便让她承包了,“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我还听说她厨艺也很好,不但炒的一手好菜,而且包包子、蒸馒头、包饺子都不在话下,是个能干的姑娘,每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时,她的眼睛都闪闪发光。

寇菁菁人长得美,字也写得漂亮,但同样不爱学习,喜欢化妆,天天拿自己练手,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曾经私底下教育过她,她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但第二天一切照旧,批评多了,明里暗里跟我对着干,让人十分头疼。于是我安排她天天写黑板上的日志和励志名言,每周的班会主题都由她写在黑板上,而她都完成得非常好。每次受表扬后她都很快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渐渐地,整个人都变得越来越富有正能量了。

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弘扬正气,让学生心服

爱是教育的根基,是师生交往的粘合剂。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践行用爱来感化学生。有时教师一句讽刺挖苦的话,一个粗暴的动作,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尽管不是十分刻意,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在工作中我总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我采用激励和表扬的办法,用学生的点滴进步去激励每一个学生;我总是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而给予犯错的孩子以教育和包容,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魏书生老师说:“坚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曾经,尹浩杰和刘海华让我十分头疼,他俩整天凑在一起,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但我每次进行批评教育时先表扬优点,再批评不足,这样不至于引起他们内心的抵触和反感。在我一次又一次耐心的教导下,他们俩改变了很多作业做得越来越整齐了,纪律上好多,也知道学。江家超十分聪明,学习能力强,但他有点不务正业,整天吊儿郎当,自由散漫,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尤其是英语成绩差得惊人,让人恨铁不成钢。因为两次严重违纪,我狠狠地对他进行了批评。可是好景不长,管不了两天,“老毛病”又犯了,看来顽劣不化的他并没有心服口服。后来我改变了策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的优点,上课经常提问他,受表扬越来越多的他终于敞开了心扉,说他自己也想好好学习,但自由散漫惯了,总是静不下心来。于是我便和他来了个“君子协定”,时时刻刻“盯”着他,从此只要逮着他,便要苦口婆心地“劝学”,在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攻势”下,他终于“缴械投降”了,我逼他记单词、背英语课文,而他的成绩也飞速进步,上次考到了年级60多名了,进步了70多名,英语也从30多提到了70多分,而成绩的进步、老师的鼓励让他变得更加上进和自信了!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中马图老师所说:尤其是面对失败的孩子,成熟的老师需要一种深刻的悲悯。无论她有无犯大错,我都要站在她身后。对错误零度宽容,对灵魂无限爱护。也正是我的追求!

六、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了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有位学者说:“教育并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团火。”通过了解,我发现好多学生缺乏理想追求,也缺乏向上的动力,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包括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状态也时好时差,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如果一旦出现偏差,那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人生。于是我经常利用午餐时间或班会跟学生分享励志的故事:断臂钢琴家刘伟10岁失去双臂,19岁学习钢琴,22岁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速度最快的人;无臂姑娘杨佩学会了用双脚刺绣,走出了一条别样的“锦绣人生”;6岁就撑起一个家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冯莫林的感人事迹……让他们明白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尚且都这样励志上进,何况四肢健全的我们呢?一个6岁的孩子都能撑起一个家,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又能干些什么呢?我还多次播放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的演讲,演讲内容虽然相对深奥一些,但他鼓励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要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想这些哪怕对孩子们是心灵只有一丝丝触动和改变,也是值得的。他说,最终改变世界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我们内心的愿望、我们的想法。真正的人才是立志于报效社会、报效国家、报效民族,立志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我想如果小小年纪内心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那么孩子的成长道路就不会出现偏差,就会成为一个三观正确的人,将来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袁隆平先生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送给了学生,作为对他们的勉励。

班主任工作,让我备尝教育工作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收获了孩子们成长进步的快乐。因为在学生身上,我看到了我的付出,所开的花,所结的果。在默默的耕耘中,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不求人生的轰轰烈烈,但求工作的踏踏实实;不求学生的涓滴相报,但求今生无怨无悔。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未来,我将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民初中   王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