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习作教学初探
习作来源于生活,灵感需要激发、碰撞。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美,及时传递美。儿童学习语言,应该生动形象,学以致用。贴近生活,让学习真实发生;晨诵模仿,让学习更有依据;读中有物,让学习更有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让生活更有诗意。午读模仿,让学习童话更有乐趣;读写绘,让爱飞扬;共读共写,让文字见证孩子们的童年。
模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也是对课本范文的灵活运用,学生在最初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尽情发挥。儿童说话,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就像学写字,要先书空、描红、临帖;就像儿童开始学唱歌,也是一句一句模仿他人的唱法;骑车、跳舞亦是如此,也都是从模仿开始。
在教育教学中,我重视语文拓展延伸和实践活动。经典句型、文本的仿写是学生习作能力训练提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跟进范文习作,从绘本的“读、写、绘”到“模仿创编”,再到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都是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趁热打铁提升浓厚的习作兴趣。如《小猴子下山》,学生可以想象它经过了超市,商场、十字路口等等,都会干些什么;又如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说:我能拿水果,我能炒菜等,说明我有多爱妈妈。是的,如果将故事带入现实生活中,五十多个“小脑瓜”就有五十多个不同的故事,学生们展开丰富想象力,畅所欲言,先说后写,举一反三。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的才会更主动、更有价值。这样还能帮助学生获得潜在的发展能力,保证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让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书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再让学生去回想并感受他们的新发现,并写出来。让孩子们在博采众长、勤于积累中成长,培养他们对世界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培新小学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