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带着使命,带着爱,重新出发!

时间:2021-11-30 10:28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读《致教师》有感

暑假里,坐在家里捧起《致教师》这本书认真地阅读。这本书内容以书信的形式呈现,解答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与困惑。阅读这本书,就如同与朱永新教授面对面地对话,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令我深思,也令我忍不住将书中的理论立即付诸实践。

正如朱永新教授在书中所言:“与伟大的人对话,与崇高的精神交流,会使自己不断地汲取到奋进的力量。”我从《致教师》这本书中就汲取到了这股力量。书中,不少老师向朱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当自己面对性格各异,成长环境不尽相同的孩子,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个问题也是每一届学生,每一个班都会存在的普遍问题,于是在阅读了《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不同以往的新认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面对班上不同的孩子时,难免会厚此薄彼,朱老师在这本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指出,我们之所以面对孩子有不同的态度,往往是由于我们给孩子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但孩子是“借”学校这块地方成长的,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的乐园,因为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学生就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奇迹,显示出他们天使的真面目。新教育实验的五大理念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特长、兴趣和爱好,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指导”。

深度阅读促使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让我想到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用无条件的理解和强大的包容心来温暖生而为魔的孩子以及他被世界伤害而破碎的心。并坚定的告诉他: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正是有这种支持、信任和爱。哪吒才拥有了逆天改命的力量,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有了魔童向正义的逆袭。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教育有一个魔咒,就是当你觉得孩子不行时,他就真的不行。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马龙效应”,当你事先预期了什么,事后就会得到什么,这便是自我验证将会引导孩子变成你预期中的样子。所以不要说孩子不行,而是要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去尝试,去行动。只有正确的预期,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个性,鼓励和引导他们,真正成为自己,进而实现自我。这也是我正在行进的教育之路。

诚然,教育之路漫漫,几度感到困难重重,现在拜读了朱教授的《致教师》之后,我会秉承上下求索之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工作中带着使命,带着爱,重新出发!(县河九年制学校 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