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聚焦“双减”】汉滨区东坝小学创新“43333”模式推动劳动教育

时间:2021-10-28 17:19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汉滨区东坝小学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坚持因校施策,积极探索“43333”模式,大力推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就是自上而下建立纵向到底的四级劳动实践组织机构,层层压实责任,保证劳动教育活动有序开展。“3”就是贯彻“耕读融合 、学科渗透、激发兴趣”三个原则,务求劳动教育取得实效。



“3”就是通过三个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一是系统开设劳技课程。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在1—6年级各班的课表上每周安排1节劳技课,专设劳技课指导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中系统的学习劳动知识。二是打造劳动实践基地。为了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条件,学校对校园空地平台、花坛进行调查整合,组织师生开垦利用。目前建成面积为320平方米农业劳动基地一处和利用学校闲置平台,收集放置由废旧轮胎喷彩后自制的立体花坛56个,供学生养护观察植物。基地分“农耕文化区”“水培区”“土培区”“试验区”四个部分。包含农耕文化展示、荷塘养殖、稻田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盆景、雨水利用等功能区。通过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三是把握劳动科技方向。注重劳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作物栽培技术,向学生普

及农业科学知识,弘扬农耕文化。



“3”就是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出了三个层级的劳动教育分层教学。一二年级劳动教育课重点培养学生自理劳动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三四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形成一定的劳动习惯。组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家庭劳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五六年级重点培养端正劳动态度并参加一些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活动。


“3”就是学校加强教师、学生、家长的三个层面的宣传,形成家校携手合作、齐心协力抓学生劳动教育的良好态势。(通讯员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