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群众笑了!

作者:翁军 来源:汉滨网 发布时间:2021-10-12 17:44

“趁着雨点住了,赶紧把地里的包谷收了”开着客货两用车的方晓勤,驶过张连沟时,把头伸出窗外,对挑担子的老乡周全杰招呼道。“多亏村上把路整通了,要不人出不了山,连这洋芋疙瘩也出不了山!”

路通了,群众笑了!

包谷、洋芋是山里人的主粮。雨水异常超多的九月,把汉滨区建民办赤卫村淹了起来,眼看好收成就要泡汤,突然放晴两日,村民赶紧扑到地里,从龙王嘴里“夺”粮,正当“抢”的窃窃自喜时,秋淋纷至沓来,雨水伴着泥石流将刚刚开通了的道路,又严严实实堵上了,庄稼汉们望“天”兴叹,一筹莫展。

路通了,群众笑了!

山势陡峭、山路蜿蜒、山大沟深的张连沟,是赤卫村七、八、九、十、十一组400多名群众出行的咽喉。泡胀的山体“轰隆”的一声,再次坍塌……方晓勤的车进不去了,周全杰的挑子也出不来了。

头上狂风骤雨,脚下稀泥乱滑,汉滨区工商联驻村工作队看着现场横七竖八的巨石、杂树枝和两边“盼通”的眼神,心急如焚。陕南山区被雨水泡了整整四十多天的松软山体,四处塌方,重型挖掘机成了“一机难求”的抢手货,看来调运大型机械进山几乎不可能。随同的村干部想方设法联系关系户,“借”来一台微型铲土车,紧急清障。

路通了,群众笑了!

铲土车马力小,啄木鸟捣木似的,一铲一铲把乱石扒开,一铲一铲将淤泥清走,每挖一铲显得非常费力,下面刚铲平,上面又垮塌,为避免发生意外,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一直在旁蹲守和警戒。从中午到傍晚,一刻未停鏖战六个多小时,在二百多立方的障碍物中撕开了一条3米宽的道路,堵了近20个小时的张连沟打通了,开车的、骑行的、走路的,个个笑逐颜开。这是发生9月6日,第一次“抢通”场景。

雨持续在下,赤卫村“四支力量”持续在坚守。不到二天,张连沟又被落石堵上了。村民求助的电话打爆了,驻村工作队队长、办事处副主任陈玺前去查看,还是调车上不来,咋办?“路不通等不得”他意识到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后果,刻不容缓,带头挽起袖子,甩开膀子,抡起铲子,带领干部群众徒手清障……雨水和汗水混杂在一起,湿透的衣服冒着白蒙蒙的热气。“领导你亲自动手,担当不起呀?”参加清淤的村民有些过意不去。“没啥,我也是个‘放牛娃’出身,干活舒展舒展筋骨。”

路通了,群众笑了!

秋雨绵密而无情。中秋节,张连沟再次“遭封”。要团聚的村民,聚集在村部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不仅是路堵,更多是村道遭受毁损,部分路基掏空、路面断裂,通行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经多方协调,终于“请”来一辆“机械大铲”,第三次疏通张连沟。

路通了,群众笑了!

张连沟通了,群众笑了,全村23处危险路段在“先畅通、后维修”的临时措施下,人歇机不停,限时抢工期,得到了全面疏通和清理,确保了乡里乡亲过上了一个安详的“团圆节”。

路通了,群众笑了!

“挖通、铲通、推通‘三通’张连沟,算是我们派来助力乡村振兴打的抗洪救灾第一仗。”驻村队员若有所思的说,消除道路“中梗阻”,群众通行方便了,特产进城,山货变现,脱贫后的新农村,巩固“有路可循”,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