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争先】“菜农代表”刘瑞红向中亚五国分享安康减贫故事!

时间:2021-10-12 15:49  作者:源自: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言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省人大代表刘瑞红把心血浇灌在蔬菜大棚里,把产业扶贫的“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他所讲述的安康减贫故事,在中亚五国议会上生动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基层的脱贫成果。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五国议会召开线上研讨会。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汉滨区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应邀在陕西分会场作交流发言,并以《党的好政策带领我们走上小康路》为题,讲述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给山乡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在会上主要给介绍了咱们安康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好的做法,这个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和咱们基本医疗,还有安全饮水的脱贫标准,咱们怎么开展的、制定的原因、帮扶的需求和措施介绍咱们安康脱贫攻坚好的做法。



  忠诚村地处汉滨区城乡结合部。过去,由于没有当家产业,村里很贫穷,为了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刘瑞红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把发展蔬菜作为全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按照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模式,成立了“忠诚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周边的5个乡镇、16个村发展蔬菜产业。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自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以来,感觉农民致富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想把咱们村上大面积的撂荒土地,怎样整合起来。



  现在,整个忠诚村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规模化蔬菜种植,90%的贫困户都通过这项产业实现了脱贫,而刘瑞红也被大伙称作“菜农代表”。



  村民刘瑞普

  所以我也种了几个大棚,比原来传统蔬菜收入好得多,一年可以收入七八万块钱。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返租倒包分户经营、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模式,咱们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左右,个别农户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要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强化履职本领。长期的基层实践,让刘瑞红深知,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效益,要让农民有技术,教育培训是重点。2017年,在陕西省人代会上,刘瑞红提出了《关于加大对职业农民培育和帮扶支持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2017年经过咱们省市区三级农业部门和咱们人社部门的培训,使我们目前在全村的老百姓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2017年授予咱们全国的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近几年,在带动本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刘瑞红又把蔬菜种植园区扩展到周边乡镇,陆续建设了多个农业园区,近两千名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发展效应。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作为一名三级人大代表来说,与我们领办的这个企业来说,加大投入力度、跟科技方面的力度,延伸产业链,增加一二三产融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