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内容

区后扶办:打好增收“组合拳”托起搬迁 群众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1-09-23 17:23  作者:王远苍源自:区发改局

搬迁是手段,增收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汉滨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扣搬迁群众“能致富”这一发展根基,按照“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工作思路,狠抓园区提升、支部+、社区工厂三项重点工作,凝神聚力打好三套组合拳,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一是打好园区改造提升“拳”。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安置点,因地制宜配建产业基地,完善基础配套设施147个,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林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安置点周边2万余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二是打支部+益贫模式“拳”。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搬迁群众参与度高、增收潜力大的特色产业,持续深化“支部+X+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施“搬迁户+电商”“搬迁户+光伏”,把搬迁户融入产业发展,共建立安置社区电商服务中心20个,光伏基地21个,3000余人受益,有力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三是打好社区工厂带贫“拳”。围绕“龙头进园区、工厂进社区、车间进村庄”的全域布局理念,抢抓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机遇,兴建一批标准化厂房,提供就业岗位,发挥带贫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73家,带动就业12300人次。其中脱贫户劳动力3720人次,工人月平均工资2400元左右,最高月工资达10000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安置点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只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准确把握衔接乡村振兴的“衔接”内涵,才能有效发挥后续扶持项目优势,促进搬迁群众带贫增收,从而筑牢发展根基,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