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江北街道:带领新市民,逐梦新生活

时间:2021-08-23 11:08  作者:宋玉凤源自:江北街道

湛蓝的天空下,一栋栋米黄色楼房错落有致,“刘家沟社区”五个大红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耀眼。不远处的广场上,一位老大爷正笑嘻嘻地“邀约”另一位老大爷去散步。

跳广场舞、打理菜园、就近办养老、医疗……汉滨区398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同这两位老大爷一样,搬出大山,来到城市,当上新市民,开启了新生活。

易地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肩负着让全区22个镇办188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重任的江北街道办,持续提升安置社区基础设施、拓宽就业渠道、办理居住簿等,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努力提高搬迁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防洪护岸,利民便民

刘家沟社区位于江北办李家嘴村与刘家沟村交界处,汉江右岸一级小支流寇家沟自北向南穿过社区,流域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河槽调蓄能力较差,河道社区段基本是靠自然岸进行防洪,河水长期冲刷,存在安全隐患。

为根除洪水灾害,适应社区建设需要,江北办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以30年一遇设防标准,新建箱涵850米,对社区寇家沟河段进行综合治理,保护社区整体防洪安全。

“治理好后,我们将在此处新建一个2000余平方米的大广场,供居民休闲健身。”据了解,该项目建设,除了实现防洪能力提升,还将进一步提高两岸土地利用价值和效率,更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小菜园、充电棚,“小微工程”抚人心

清晨,走进刘家沟社区“小菜园”,只见一串串辣椒、一排排香葱,长势喜人。

“这是社区给我们提供解决的一块地,可以栽辣子、葱呀啥的,平常就自己吃,吃不完了还能拿到广场上卖,帮我们省了买菜钱。“”小菜园”是今年刘家沟社区易地搬迁后扶“小微工程”之一,旨在保障群众的“菜篮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社区结合撂荒地治理工作,流转临近李家嘴村撂荒地,集中建设“小菜园”,按照每户3分地、无偿标准,将土地划分给有劳动力且有种菜愿望的搬迁户使用,并签订耕种承诺书。目前,已集体流转土地6余亩。


与此同时,社区聚焦消除电瓶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新建可充电式停车棚,车棚内安装智能充电桩,居民扫码、投币交费后即可充电,充满电后自动断电,方便又安全。社区还在充电棚、楼栋、活动室等区域投放灭火器材,一旦发现火灾,附近居民和网格员可“就地取材”,及时采取扑救措施,让火情尽可能控制在“救早、灭小”。

“簿”一台账,生活安心又舒心

原籍管不上、居住地管不了,随着群众的搬迁入住,“人户分离,服务没保障”现象日益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江北街道办积极践行“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人和房”服务理念,大力推行“居住簿”,为暂不愿迁移户籍的群众办理“居住簿”,让搬迁群众能够就近办理养老保险、城乡医疗、子女上学等相关业务。

“现在好了,都再不用来回跑,像养老呀、医保呀,到我们这就可以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已办理好236户居住簿,进一步实现了对搬迁群众的精准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确保群众住得舒心、安心。

另一方面,社区建立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实行动态监测,动态更新,准确掌握就业状况,及时推送就业岗位,确保每个家庭都有就业岗位,都有稳定收入来源。据了解,社区共有劳动力1193人,已就业856人,平均每户有2人以上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