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钱广:用生命赴使命

时间:2021-08-05 08:32  作者:源自: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2021年2月25日,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远在人民大会堂千里之外的我,泪水模糊了双眼。

 

  这一刻,我终可告慰父亲,“爸,不孝的儿子没能为您尽孝,却为国尽忠了!”

 

  梁启超曾经说过:“人生需要懂得负责任的苦楚,才能明白尽责任的乐趣。责任没有甜蜜美好的一面,只有岩石一般的冷峻”。

 

  2016年,党中央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一年也是沈坝镇脱贫攻坚最艰难的时期,6月暑期,由于连续加班熬夜,我身心极度疲劳,在山道上倒车时,汽车坠下十几米的山崖。事后才知道,是群众将我抱着、背着、抬着、簇拥着送上了救护车。

 

  待我恢复意识,一位和我要好的同学轻声说:“兄弟,要不回来吧,你别忘记了,你在安康城里还有一个家啊。”在他吞吞吐吐地复述中,清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夜,在我被送进手术室时,我的妻子和女儿蹲在地上抱头痛哭,我的父母和亲人抱着我沾满鲜血的衣服,泣不成声,一夜之间添了不少白发。

 

  我在反问自己,真的要这么拼吗?

 

  大学毕业的我,作为一名省派选调生参加工作,不是跳出农门了吗?怎么又回到了农村?选调生不是当官的吗?为何要受这样的苦,我动摇了。我如果爱我的国,我首先必须先爱好我自己。自己都不在了谈爱国不觉得虚幻?接着是我的家人,有小家才有大家!我会在我平凡的岗位上扮演好我的角色,我好,小家好,才能大家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幸福,就足够了。

 

  这样的想法在我住院期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一天,一位村民一个电话打了进来:“钱镇长,听说你受伤了,你一定要好好治病,乡亲们都等着你回来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啊!”还有几位村民不断地询问我通组路什么时候立项、饮水工程什么时候竣工?一边是家人的担忧,一边是乡亲们的期盼,我该作何选择?我犹豫徘徊,寝食难安。那段时间,眼前总会浮现出我当年在大同镇工作时的一个画面:在一次交流工作经历时,老湾村支书王玉海当着我的面扣下了右眼球,再解开衣服,满身全是伤疤,原来这些都是他当年修建新民水库时,放炮开山取石被炸伤留下的伤痕,右眼安装的是个玻璃球,身上的石子儿都和肉长在了一起。想到此,我感到深深的愧疚:这样一个普通农民都能为家乡发展作出如此牺牲,而我一个农民培养出来的高校学子,还在想着如何摆脱农村。父亲的教诲再次在耳边回响:为国效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需要豪言壮语,只要心中有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光发热。

 

  对呀,如果我真爱我的国,我会爱其中具体的一个个群众,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并将这种爱落实在具体行动上。那一刻,我坚定了自己的意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又挺起受伤的脊柱,走下病床,重新回到了沈坝镇,回到了我的工作岗位,回到了乡亲们的身边。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工作要求更加严格,长时间工作在镇村,几乎很少回家。

 

  201893日。我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端传来母亲的哭泣,“你爸,你爸他走了!”正在村上检查产业建设的我,倏然感到一种天旋地转的眩晕,在群众面前佯装平静的我,找到一个无人处,双膝跪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地向安康城区方向三叩首。我隐约听见父亲在不远的地方劝慰我,“安心在镇上干吧,那里的父老乡亲需要你。”

 

  父亲脑溢血病重,直至去世我都没能好好守护他,父亲的离世,成为我一生的遗憾。事后,妈妈对我说:父亲走的时候,虽然没有等到见我最后一面,但他最欣慰的还是我,说我对得起他当时给起的名字:钱广——为国效力,前途广大。

 

  借用岳云鹏为他父亲写的那首歌:爸爸,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多想不顾一切去看你,让你看看我的成绩:为国效力,前途广大,儿子一直在努力!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到沈坝镇已经8个年头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彷徨过,犹豫过,动摇过,但更多的是坚定、忠诚和奉献。因为我清楚,我是人民的公务员,就算再苦再累,我都必须挺起脊梁,扛起一个党员干部在党旗前对理想信念的承诺和誓言,扛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托和希望。

 

 

  当我听到包联的贫困户宋学秀打来电话道谢,“我老公剁掉的那根手指头接上了,多谢你送他去医院,我们全家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时,我深知,人民群众的心里有本账。

 

  当我回想起那位老村支书满身伤痕和失明的右眼时,我深知,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在用无私、用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程中淬炼党性。

 

  当我想到全镇15534354人告别贫困,在社区安家,在园区就业,在满眼花果满眼景的乡村兴业致富时,我深知,任何豪言壮语都比不上百姓步入小康生活的幸福体验……

 

  8年来,我和我的团队交出这样的答卷:连续五年脱贫攻坚和年终综合考评位居全区第一方阵,两次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镇办。

 

  8年来,我们探索出“社区+园区”发展模式,已建成百亩高山露地蔬菜园、千亩荷花园、千亩蚕桑园和万亩核桃园。

 

 

  8年来,沈坝这方山水给予我新的发肤和血脉,面对四面青山和万千百姓,我立下“群众过不上好日子我就不离开”的铿锵誓言,我的大女儿随我姓,取名钱多多,意在百姓富裕,我的二女儿随妻子姓,取名安多多,情在群众幸福安康。我让孩子们知道,父亲和这片土地的美好约定。我更想让她们知道,不能陪伴她们童年的父亲“让时间都去了哪儿?”

 

  如今,她们的父亲兑现了承诺。兑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面对党旗许下的庄重承诺。

 

  我们聚力打造山水沈坝,镇容村貌更漂亮了,山更绿水更清了,群众出行更方便了,生活水平更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

 

  我们合力打造民生沈坝,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沈坝镇水电路通讯通畅,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饮放心水,家家用明亮电,新农村新气象日益凸显。

 

  我们倾力打造富裕沈坝,村村都有经营主体带动,户户都有增收项目,初步实现一村建一园、一园兴一业、一业富一村,村强民富的美丽图景正在逐步呈现。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迎面而来的乡村振兴主战场,我依然是这个大事件中的一员,我将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我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我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我将扎根泥土,让火红的青春在服务基层、服务人民、服务发展中绽放异彩。

 

  (作者简介:钱广,男,中共党员,汉滨区沈坝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