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每到阳春三月,我的心头总会想起故乡的小燕子来,那黑色小精灵们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名家笔下的燕子形象总会勾起我儿时的记忆,就像很多年前我曾看过的一部经典的黑白电影片,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忘怀。
小时候,故乡的一河两岸没有楼房,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土墙瓦房,每家每户的堂屋大门的上门方梁上或者是在堂屋的板楼下都会钉上一个小木板,那是专门为燕子垒窝而预留的“风水宝地”。每到农历的二三月间,燕子们总会在人们的盼望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叽叽喳喳中回到故地,开始它们在北方的美好生活。燕子是有灵性的,她带走了秋天的微寒,带回来的却是满满的春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刚刚回家的燕子们,总是出双入对的,它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它们爱的小屋。每一对小燕子都是无师自通的“高级建筑师”,微风细雨中,勤劳可爱的小燕子们从远处用嘴巴一口一口地把春泥、树枝衔回来,然后用唾液把泥巴湿润一下,这样的泥巴才有粘性,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一点一滴地累积,大概十天左右时间,就垒起了一个结实、美观和耐用的燕窝。据说燕子的记忆力非常的强,就像安装了GPS定位器一样,每年飞到南方过冬以后,次年还会飞回到它们之前所搭建的窝里。如果不出意外,那燕子窝里每年都会是之前的那一对燕子,而且燕子也从来都不会“鸠占鹊巢”,居住在其它燕子搭建的窝里,它们总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燕子是一种益鸟,它从来都不会吃粮食,而是专门吃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大人们总是对孩子们千叮咛,万嘱托,说燕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对于我们每个家庭来说,它就是我们的家人,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哟,“戳燕窝,瞎眼窝”,破坏燕子窝,是要遭报应的。燕子不仅是一种益鸟,还是一种吉祥鸟,老百姓们一直都坚信,燕子能来自己家里筑巢,一定会带来幸福和平安。如果哪年燕子没有光临哪家来垒巢,这一家人便会惴惴不安,他们很是担心这一年里很有可能会家道不顺。老家骂人最狠的那句话就是,你们家倒霉透顶了,连燕子都不来垒窝!自从燕子从南方回来后,人们便会在开关大门时轻手轻脚,生怕让燕子受了惊吓,或者震掉它们已经垒好的安乐窝。燕子在农家堂屋燕子楼上安巢的人家,还会想方设法为燕子们留下一个“绿色通道”,让它们不受大门开关的影响,使它们能自由地出入。听老人们说,如果燕子自己搭建的燕子窝在搭建过程中意外被破坏了,燕子会毫不灰心,从头再来,继续搭建。但如果是已经搭建好了的燕子窝遭到人为的故意破坏或其它原因掉落,燕子是绝不会在原处筑巢了,它们会重新挑选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建立新家,而这也正是燕子的聪明和谨慎之处。
燕子的新家终于建成了,刚开始的时候,这一对燕子是出双入对,恩爱有加,不曾有过须臾分离。等到母燕子产出几枚蛋后,它们便有了明确的分工,一只燕子专心在窝里孵化,另一只则出去讨生活,捉来小虫子喂给另一半儿。终于有一天,这一对燕子的爱情有了结果,几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孵出了蛋壳,它们先是闭着眼睛在安乐窝里睡懒觉,偶尔也发出一两声鸣叫。过了一段时间,它们慢慢地睁开了黑色的小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美好而又陌生的世界,偎依在燕子妈妈的怀抱里,显得胆小而又紧张。又增加了几张口要吃饭啊,燕子爸爸实在是不堪重负了,燕子妈妈便也果断地加入到了觅食的队伍中去了,它们的几个孩子便成了“留守燕子”。我们几个小孩子便会瞅准了这个机会,站在高高的凳子上,近距离地来观察这些还没有长全毛的小精灵们。有一次我甚至胆大地把雏燕捉了出来,放在手上玩儿,当然是免不了被大人们一番狠狠地训斥,只好又乖乖地放了回去,然后赎罪似的捉来一些小虫子或蚂蚱给雏燕们吃。不一会儿,一只燕子叼着一只小虫子飞回来了,雏燕们似乎老远就知道爸爸或妈妈回来了,纷纷伸长了脖子,露出肉乎乎的小脑袋,叽叽喳喳地叫着,等着喂食。这让燕子爸爸、妈妈很是为难,只有一只虫子,到底该喂哪一只呢?它左右为难,终于选择了其中一只,将虫子飞快地塞进了它的嘴里,便转身又飞了出去,它得继续为儿女们觅食啊。燕子一直忙忙碌碌着,它们除了夜间的休息,总是在飞行,总是在捉害虫,但却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这像极了故乡的农民,他们一年四季总是在田间地头里忙碌着,辛劳着,很少叫苦叫累。
清明时节回老家,听家乡人说,现在农村的房子盖得越来越漂亮了,但是燕子却越来越少了。人们居住在美丽的社区里,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却很少再为燕子们留下一块小木板预备着垒窝,美丽可鉴的瓷砖墙面,光滑地让燕子们再也不能落一下脚。“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却再也找不到昔日安静的农家小屋,“旧时王谢堂前燕”,却不知是飞入了张家还是李家,这让人多少有点感怀。而我家的老屋在几年前拆掉后,燕子们也就再也没有了栖身之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有谁能告诉我,曾经在我家老屋住过的燕子,它们现在去了哪里?它们是否已经找到了新家?它们现在过得还好吗?其实想想自己,我难道不也是一只从老屋里飞出的燕子吗,经过多年的奋斗,好不容易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垒起自己的窝,但是心却一直在漂泊,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找不到关于乡愁的记忆。
“我有一间房子,面向青山,春暖花开!”多希望在故乡有一间小屋,哪怕只是一间小小的茅屋,我也要在这大门的门方上钉上一块小木板,给刚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好让它们去建造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温暖的家。而我却坐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家小院里,泡上一杯绿茶,静静的做一个旁观者:“试问燕子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汉滨区江北小学 谭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