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腿

时间:2021-02-23 09:11  作者:汪海玉 张彬 庞浩楠源自:

在安康市汉滨区东沟村1组,

有这样一对夫妻,

丈夫王仁权天生视力残疾,

光线稍弱,

就会失去光明,

妻子胡开兰因小时候不慎摔伤,

落下肢体残疾,

行走不便。

但夫妻二人,

从未抱怨生活,

每天总是一脸欢笑。


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夫妻二人从未向政府伸手,不等不靠不要,靠双手劳动走上脱贫致富路。

  

    

    面临生活的难题,夫妻俩从未吵架,总是为对方着想。由于路途遥远,在外做散工的王仁权常常因为放工迟,就会摸黑走夜路,因为王仁权一到天黑就会完看不见,行动不便的妻子胡开兰,便会提早收拾好家务,走几里山路,接丈夫回家。胡开兰走在前面,王仁权手搭在她的肩膀上。黑夜里,山路弯弯,一对残疾夫妻,没有山盟海誓的承诺,却胜比所有的花前浪漫,她是他的眼,照亮夜行的路。


  王仁权一家四口,一儿一女,夫妻俩都是地道的农民,而且夫妻两个都是残疾人,家里几亩薄田的收入,正常人一年就能干完的活,他们夫妻俩需要两三天才能干完,一年的收入捉襟见肘。农闲时视力不好的王仁权,靠打短工补贴家用,妻子胡开兰因为行走不便,经管家里,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随着年纪的增长,王仁权、胡开兰夫妇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女儿、儿子还上学,全家人光靠什么收入?

  

    

    夫妻二人是要强的人,就是靠自己残疾之躯也撑起这个家,把儿女抚养长大,并把他培养成才。随着儿女越来越大,进入大学后的费用也越来高,夫妻俩省吃俭用也不够,夫妻俩先后从事过红白喜事鼓乐队,胡开兰在镇机关当过炊事员,硬是把一双儿女送入大学。家贫出孝子,儿女不仅争气,还很孝顺,从未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残疾人而感到自卑。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我觉得自己是残疾人,去学校会给儿子丢人,就不想去,而儿子没有觉得,他主动鼓励让我去参加家长会,他觉得父母都是很优秀的家长。”胡开兰说。


  2014年,在镇村扶贫干部的摸排中,王仁权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他们始终认为,虽然他们是残疾人,但也总不能靠政府过日子。


“我们身体不好,每天从早上四五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累是累点,但是想到每天有收入,累点也是值得的。”王仁权说。


  夫妻俩本来就有残疾,年纪也越来越大,老是打零工也不是个事,更不能依靠政府,于是在2019年9月他们夫妻二人拿出仅有的六千元的积蓄,在张滩镇租了一门面房,开起了花馍店,刚开始生意难做是肯定的,但夫妻二人依然非常乐观,他们一直相信生意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技术,加上手艺精湛,顾客反响好,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镇老人过寿、小孩周岁都会定他们家的花馍,客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西安以及白河、平利等地的顾客。王仁权、胡开兰夫妻凭借肯吃苦、善钻研的劲头,加上公道的价格,两人的花馍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王仁权、胡开兰夫妻俩自强自立,创业脱贫。被评为2019年东沟村的“道德模范”。

  

    

    一幢幢白墙红瓦、整齐划一的楼房矗立在眼前,宽阔的马路、整洁的街道,绿植花草沿路两侧延伸……2019年,王仁权一家通过易地搬迁政策彻底告别了大山,搬进了张滩镇中心社区。


  “感谢党的政策好,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原来住在东沟的土坯房,交通也不方便。现在,住上了楼房,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胡开兰感动的说。“今年儿子大学毕业了,准备考研。政府解决了住房,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更有干劲了,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