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农村食药安全科普的建议

题目 关于做好农村食药安全科普的建议
提交日期 2020-08-11 提案来源: 是否调研 提案类型:
提案者 赵代义、温荣朝、惠涛 回复联系人: 建议承办单位 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正文

案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药安全关系每个人,习近平总书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表示要切实加强食药安全监管,并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主战场。农村是食药安全的重灾区,也是科普的主阵地。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确保扶贫工作成果,迫切需要加大农村食药安全科普力度。

一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食药安全知识,加之现阶段多媒体快速普及,信息社会讨论门槛低,容易为农村食药安全带来不科学解读,给农村群众带来饮食用药困惑。如乱吃野生动物,猪出现口蹄疫病不再敢吃猪肉,地沟油事件不愿买商店的桶装油等。

二是农村地区“山寨”食品药品虽不合格,但成本低利润高,有很好的市场。农村老年人多数都愿意去集市上买小作坊生产的止痛三无药品,这些药品成分不明,副作用大。很多农村小卖部的牛奶、八宝粥、核桃露等外包装和大品牌很像,真标识不显眼,但价格低廉,销路广泛。

解决办法及建议:

一是在镇村集贸市场,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宣传食药卫生安全常识,提高农村群众对食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是在中小学开设食药安全教育课,对农村幼儿和没有文化的老年人进行食药安全启蒙教育,耐心帮老人儿童识别保健品标识及分辨药品真伪。

三是在电视台、电台开设《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专栏、热线,在镇村各学校、幼儿园、药店、超市(小卖部)公交站点等地设立“食药安全”科普宣传栏,营造食药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四是设立专项科普经费,充实基层科普人员,严厉打击一切销售假冒伪劣食药违法行为。

回复

类别:B

汉区市场监函[2020] 94

签发人:冯舟安

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22 号提案的复函

赵代义、温荣朝、惠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农村食药安全科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1、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近年来,为保障好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局以镇办和人口密集的地点为特定区域,在全区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活动中,设置了宣传台、咨询台、12331投诉举报台、宣传展板等,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同时,各镇办在人口集中的街道、社区设置宣传栏,提高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维权意识,引导广大农村消费者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推动了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向基层延伸向全方位拓展。2018年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宣传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大力开展食品科普进乡村、进社区宣传,加大对投诉举报电话“12331”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农村居民对投诉举报电话的知晓度。同时联合公安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围绕群众大宗日常消费食品、饮料食品、儿童食品及民俗食品等,加大对农村地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力度。尤其接到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后,第一时间核查处置,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处理,做到对违法线索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向上查生产窝点、原材料供应,向下查销售网络、违法产品去向,做到违法责任未追究不放过、涉案产品未追缴不放过。

2019年食品安全活动周期间,各镇办食安办(市场监管所)组织相关单位在广场、集镇、路段等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讲解食品安全知识,鉴别假冒伪劣食品,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服务320余人次。全系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社区、学校、工厂、市场、食品经营单位全方位展开,针对不同群体,利用宣传栏、咨询台、展板、实物,进行现场科普讲解,食品安全培训,典型案例分析,风险隐患预防等各类主题的培训。先后在安火社区、临江社区、喜盈门商贸公司、万友水果蔬菜超市等多个单位举办培训会15场次。培训1200余人次。加大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化管理的成效,进一步规范农村家宴登记备案,强化现场监督指导,降低食品风险隐患,持续发挥“美团”、“饿了么”等数十名食品安全义务宣传监督员的作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氛围。

2、药品安全科普宣传

近年来,我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活动、科技活动周和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扶贫工作等为契机,组织执法人员走上街头,进入农村、社区,向群众宣传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管政策法规,普及公众饮食用药用化安全知识。共设点宣传15场次,开展以“送医送药下乡献爱心、助力脱贫攻坚显真情”、“科学用药、科普扶贫”等扶贫活动,向群众发放《法规汇编》手册和宣传资料共计11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发放常用药品10余种,价值1万余元。20191129日,对全区监管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200余人进行《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宣贯培训,发放法律法规和不良反应读本2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农村食药安全知识科普力度还不够,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内容还不够丰富,针对性还不够强。

三、下一步打算

以农村市场监管所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大食药安全知识科普力度和经费投入,指导各镇办市场监管所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入户开展食药安全知识宣传。()联合各部门,开展农村食药科普宣传,形成全区社会化食药安全科普大环境。

1.联合科协以及科协所属有关学会在镇办集贸市场、社区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以群众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农村群众宣传食药卫生安全常识,提高农村群众对食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下农村大集、社区村庄,面向农民群众进行科普,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对农民购买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组织食药检验检测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向农民设立开放日,组织农民参观食药安全科普基地,普及食药安全知识。

()设立食药安全科普大讲堂,使食药科普常态化。在农村社区、村委和农村学校、村诊所(卫生室)设立食药安全科普宣传站,定期聘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并现场解答问题,普及食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群众识假辨劣能力,增强食药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借力“互联网+”建立食药安全科普长效机制。开通微信公众号,单设“食品药品科普宣传”栏目,及时发布食品抽检信息公告。同时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平台普及食药法规和科普知识,形成农村食品药品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虽然我局在农村食药安全科普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体制机制尚在改革阶段,农村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科普经费紧张等原因,导致科普宣传未达到常态化。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力度,真正用“四个最严”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