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汉滨区三季度社会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恢复 | ||
索引号 | /2020-0000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0年11月04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0-11-04 11:12 |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汉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个行业有增有降,呈现较快恢复态势。1-9月,汉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6.97亿元,同比下降10.4%,较上半年收窄4.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45.72亿元,下降7.5%,较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状况
1.限上零售业恢复正增长。从当月看,5月份零售业销售额已实现正增长,增速为3.6%;9月份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7%。从累计看,零售业累计增速从7月份起已逐步恢复正增长态势。1-9月,全区限额以上零售业累计销售额29.66亿元,同比增长4.2%,较上年半提升8.9个百分点,较1-8月提升 1.8个百分点。
2.限上批发业降幅收窄。1-9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5.4%,较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1.2个百分点。
3.限上住宿、餐饮业下降三成以上。1-9月,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下降33.8%,较上半年收窄 9.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下降31.7%,较上半年收窄17.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全年实现转正压力巨增。
4.从消费类型看,消费品零售呈现“十增九降”。1-9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其他类等八类消费品呈现增长;粮油、食品类、五金、电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九类消费品呈现下降。(详见下表)
分类别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情况 |
|
类别 |
增长(±%) |
1.粮油、食品类 |
-15.2 |
2.饮料类 |
9.0 |
3.烟酒类 |
14.2 |
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0 |
5.化妆品类 |
26.0 |
6.金银珠宝类 |
-9.7 |
7.日用品类 |
13.9 |
8.五金、电料类 |
-51.7 |
9.体育、娱乐用品类 |
-10.7 |
10.书报杂志类 |
-18.9 |
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8.4 |
12.中西药品类 |
9.3 |
13.文化办公用品类 |
-17.9 |
14.家具类 |
78.6 |
15.通讯器材类 |
47.3 |
16.石油及制品类 |
-12.0 |
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6.6 |
18.汽车类 |
-13.4 |
19.其他类 |
12.3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顾客减少,购买力下降。通过走访部分企业调查了解,电器商场类客流量减少约40-60%;服装类超市客流量减少30-45%,药品超市客流量减少20-30%。虽然企业做了大量的促销政策、商务部门免费发放了“促销费、惠民生”消费券,但居民收入下降、消费谨慎,总是抱着“不是必须买就不买”的心态,影响消费品市场消费。
2.限上企业规模小,支撑乏力。一是全区21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中,有35家企业受疫情影响收入较低达不到限上标准,22家的企业刚达限上标准,这些企业体量小,收入低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比较低。二是在库企业缺乏规模较大限上企业支撑,批发业销售额过亿的企业9家,零售业5千万以上企业16家,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动力不足。
3.消费观念转变,网购已成常态。受此次疫情影响后,很多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网购以便捷、价格实惠深受居民青睐,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逞心如意的商品,网购直接冲击着限上企业及实体店经营。
三、对策建议
1.优化营商环境,稳就业促增收。一是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使各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平稳发展;二是推进“稳就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充分激发限上企业吸纳中低收入人群就业,增加收入。
2.加强电商培训,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定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让辖区限上企业积极参与培训,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经营之路,促进政府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3.加强业务指导,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继续加强在库企业业务培训和指导,统一报表口径,严格规范要求,消除企业思想顾虑,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切实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4.加大限上培育力度,不断壮大经济总量。一要加大企业培育,坚持“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接近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切实抓好企业进规入统工作;二要重点培育经营稳定、规模相对大的多产法人企业、行业总代理等企业入库纳统;三要积极鼓励大个体转为法人企业,并有序申报纳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