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让节俭之花盛开

时间:2020-10-27 11:4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以来,我中国就不缺乏节俭这样的楷模:一代圣贤——尧,他一生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而自己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因此深得百姓爱戴。北宋司马光身为宰相,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并且常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佳句来教育自己的子孙,从小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同时期的苏轼被贬黄州,当了有职无实的团练副使,俸禄少了,一下辞去了家中所有的仆人,并且把自己的积蓄平均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开支一小份儿,做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样的贤士,从古至今都被人们传为佳话。

成由勤俭败由奢。今日之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事业都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换了容颜,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今天的我们是否要把我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了,在世人面前炫富?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小则毁家,大则亡国,历史上这样的前车之鉴难道我们忘记了吗?后唐李存勖称帝前励精图治,称帝之后,沉湎于音乐享乐之中,在位仅仅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文章中有感而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史教训我们怎敢小觑?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每次在餐馆用餐,只给服务生一元小费。一次,服务生讥笑他吝啬,他回答服务生道:“就因为这样,你才是一名服务生”。多么犀利的语言,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父亲教育自己的一句话:毛毛雨打湿衣裳。细细琢磨,财富不就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吗?累积的过程漫长而又艰难,岂容我们大手大脚挥霍?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据统计,我国的人均耕地还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并且大多土地不宜于耕种;人均淡水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地大物博的美誉,相对于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报告中说,截止2019年年底,全国还有551万贫困人口,52个行政村没有脱贫。倘若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全国就能节约十四亿粒粮食,这将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只要我们能坚持做下去,那么551万人口的脱贫,我想就会容易多了。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真正走上富民强国之路,那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伟业呀!

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寻常的教学中,若能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从小让他们养成节俭的习惯,然后再通过他们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节俭之花在中华大地开放,家运国运将永久兴旺。我中国到那时才会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让我们大声对浪费说“不”,让我们紧守节俭之风。愿节俭之花开遍中华大地!愿祖国早日成为真正的强国!(汉滨区建民初中  张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