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半夜悄悄走进教室,为初三学生上了一节世界古代史的复习课。课堂气氛是那么融洽、和谐,我是那么的从容、挥洒自如、充满自信,本组同仁在教室后面听课,师生互动特别好,我找到了久违的感觉和自信,还有存在的价值,在学生的喝彩声中铃响了,梦醒时分一场空,心中既感动又失落且充满惆怅。
这样的情景,不知道已经多少次出现在我梦中,每次醒来失落又失意。幼年时期因为家穷,努力学习,走出农村,走出大山。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如愿以偿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县河九年制学校。看到学生,仿佛是自己幼年时期再现;立志努力工作,踏实认真教书育人,别负了孩子、家长,也别负了自己和青春。于是用拼搏、热情、青春拥抱教育,走进了教育。县河艰苦的环境,简陋的办学条件,没有阻挡我走进教育的热情和脚步。一干就是11年,11年的青春,11年的执着、坚守,都给了县河的教育;前行的脚步和汗水,遍布县河的村组,那熟悉的山、水,还有为教育前行的脚印。
2002年到现在,在汉滨初中教育沃土上,继续我的教育工作,连续十六年的课堂生活,让我找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信和存在感。课堂,才是我真正的工作舞台,尽情挥洒自我,焕发青春热情、活力,发现完全不同的自我,享受课堂的状态,完全沉醉其中。
谁知,病魔也正在慢慢向我袭来,2018年身体无法支撑下去,住院检查才知是帕金森,万般无奈,离开占据我生命一半的课堂,不舍的留恋,留恋的无奈、焦虑。两年来,我无法再重返课堂。真的静下来、闲下来了。二十七年的课堂生活结束了。然而不经意间发现,对教育情感那么深,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侵袭我、呼唤我重回县河那艰苦的环境,简陋的办公条件,雨水冲进教师宿办房,铺板无法安放,蜂窝煤倒塌一地,更可恶没有我的宿办室。这样梦境,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出现。为了了却心愿,我还专门写了《县河工作的那些日子》,专门去县河九年制学校拍了新校园,想抹去那份记忆,谁知道那情景依然时常侵袭困扰我,并且愈加深刻频繁,无法挥抹去,无法走出那份记忆。
汉滨初中的课堂也经常来侵扰我,两年来,常常在我梦里,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和初三毕业班学生走进复习课,用归纳、散发思维进行复习,我们都那么在状态,我看到了一张张可爱、熟悉的笑脸,我更在状态,是那么的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情不能自己。
曾经用热情、青春拥抱教育,走进教育,通过近30年的坚守、努力、耕耘,中老年时对教育多了一份情感,却又无法走出课堂那方寸之地,成为情感的一种困扰。闲静之时,才发现对教育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感情,课堂走进梦境,流入血液、进入骨髓、附入灵魂,无法驱赶走。如果说县河是我的教育根,那么汉滨初中就是我教育的魂;教育给了我工作生活的舞台,让我的人生因为教育而丰富多彩,教育让我的工作生活充实而真实,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生为教育人,死为教育魂,魂牵教育,愿我的教育梦继续,为梦不醒,因为我无法走出魂牵梦绕的课堂。(汉滨初中 刘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