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种期盼,等待是一种希望。
今年女儿参加高考。面对人生“第一关”,我们显得比女儿还紧张。这一个多月间,围绕高考,各种猜想、纠结、焦虑交织一起,困扰我们心头。“漫长”的等待中,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满心希望,期盼令人兴奋的时刻到来。
可偏偏事与愿违。7月24日12:00高考放榜,女儿成绩平平,我们有“惊”无“喜”。她也怏怏不乐,心情一落千丈。想想:高考前,孩子信心满满,有种志在必得的势头,我们也看好她,可结果未能如愿。那两天,女儿躲在屋里,忧心忡忡,言谈举止中充斥着自责、懊悔。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回想,夜深时,她房间的灯还在亮着,我们提醒她睡觉,她总说,等一会儿;天蒙蒙亮,我已骑车带她匆匆赶往学校;节假日,亲人团聚,乐意融融,她仍在教室里复习……
十二年寒窗苦读,付出与结果不成正比,谁能高兴得起来?不过,我们终归是大人,一番番思想斗争,一次次思前想后,我很快摆正了心态,修复了情绪,一切趋于平静。我想:孩子不谙世事,不能因高考的不如意,让她一蹶不振,走进“死胡同”。暂时的失败,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何必太在意。于是,我心平气和和她沟通,一点点开导她。在散步中,在闲聊中,转移话题,不谈高考成绩,慢慢帮助她走出误区,正确、理性看待高考的失利。渐渐地,女儿不再为成绩耿耿于怀了,笑容也渐渐有了。
要知道,我女儿是在父辈们的赞许声中,同龄人的羡慕中长大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诚然,一纸不能定乾坤,高考不是孩子唯一出路。可是,这次高考的失利,对她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个实在的教训。我们还真为孩子担心,怕她“一根筋”,脑子转不过弯,心里崩溃。欣慰的是,在我们的说服下,她挺过来了!其实,从某个方面讲,生活中遭受一些挫折,遇到一些磕磕绊绊,可能也是一件好事,能够让她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变得坚强一些,更加成熟一些。毕竟,融入生活,孩子还要面对更多的逆境,遭受更多的挫折呢。当然,我这个父亲也难咎其责。这些天来,我也在思考,反省。
填报志愿,我与女儿有了更多的交流。我尊重她的意愿,先进入大学校门。我和她一起遴选院校,选择专业,分析就业趋势,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孩子填报好六个志愿,选择了中意的专业,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人生决定。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仍旧耐心的等待……
不过,这段时间女儿和之前判若两人,似乎懂事了许多,一下子长大了,变得成熟起来。她不再“闭关”,偶尔和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和妻学做饭,洗衣服,干家务活。她还参加了吉他培训班,到阅读吧读书,相约同学,一起到郊外游玩,生活过得蛮充实的。我理解女儿,了解女儿,她虽然不多言语,但内心强大。相信经历了这次“遭遇”,她会用平常的心看待一切,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事不大悲大喜,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
8月24日中午,省招办一则短信,让我如释重负。女儿顺利被省内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录取,专业也正是她最喜欢的。我庆幸,孩子能进入大学校门,即将圆了大学梦。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她很坦然,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满意。这一天里,我们和女儿讨论了很多有关大学里的事,她听的很认真。也许,她有了新的想法,在筹划自己的未来。我相信,在新的起点上,她会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
2020年的高考有些特殊,史无前例。高考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孩子春风得意,有的愁眉苦脸,有的金榜高中,有的名落孙山,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以为,即便遭遇失利,遭受小小的“打击”,无可厚非,不必太在意。因为,孩子们正值青春年华,他们能越过这道坎儿,会愈挫愈勇,未来可期!经历高考,将会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必将成为人生美好的回忆。
2020年暑假,我和女儿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在等待中期盼美好的明天。虽然我们有过焦虑,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充满希望。面对女儿——一个准大学生,我仍在耐心的等待......等待她四年后学成归来,实现心中夙愿。我深信,女儿走过的路,都将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等待是一种期盼,等待是一种希望。愿我们的等待都有一个好的结果!(汉滨区五里镇团结小学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