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教师,看起来不同的两个社会角色,却在女性教师身上得到了双重诠释。有人比喻老师是园丁,让每一朵花都完美绽放,也有人比喻妈妈像,不管怎么比喻,老师和妈妈的相同之处就是“爱”。
新生命的到来,让我欣喜,让我胆怯。 欣喜的是我怀胎十月的辛苦终于迎来了儿子的到来,而让我胆怯的是,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如今却为人父母,我能带好宝宝吗?他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哪些人生坎坷,这是我无法预知的事情,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给他我所有的爱, 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新学期开始,我又回到了工作单位,不知不觉自己已经上班了四年,在这四年中不断遇到不同的家长和孩子,开学时总会看到家长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神,他们渴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健康成长并脱离自己的怀抱而独立,渴望孩子不仅仅要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更希望孩子能够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期待孩子慢慢成长……家乡的一举一动都会使我想到自己的孩子,是啊,家长把天真可爱的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培养,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啊,我们怎么能不全身心的爱他们呢?
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在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的耐心还不够,会因孩子们的调皮而埋怨,退步而急躁,违纪而失态,用较高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做一些发展水平还不能达到的事情。孩子们总是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探索欲,可是没有给予孩子去发现和创造空间去探索。如果我对待他们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结果会是怎样呢?如果我是孩子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关爱呢?
我曾经看完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男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那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就是教育,小男孩此时最需要的教育就是耐心等待。我们敬佩这样的教育,敬佩作者舍得花时间,敬佩她是帮助小男孩的高手。她没有焦躁,没有催促,没有想办法替代。她相信,只要给予时间,小男孩就能扎出世界上最美的蝴蝶结。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孩子有能力并有兴趣做的事,如果教师还去帮助或指导,也许对孩子是一种干扰,不合适的帮助和指导不仅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还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教育本应是轻松的,我们要学会等一等,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只要放大耐心,定会收获成长。
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妈妈的角色在对待孩子都要遵循教育规律,规律在哪里?孩子是环境的影子,影子又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成长有阶段性,孩子处于哪一阶段?一切都在观察反思中。反思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反思才能捕捉到孩子传达的各种信息,从而了解孩子正在想什么、做什么,身心正渴望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做一个妈妈一样的老师,老师一样的妈妈。(汉滨区双龙镇幼儿园 唐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