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向阳。汉小庭院前的花,此时开的娇艳。我们每天中午、下午放学都会从前面走过,我们看着这些花从发芽到结苞再到花开正浓,不知不觉,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但是,往往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我也无外乎用世俗的理念去等待花开。周二下午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学生书写生字,写完的同学随即交上来,我可以当堂批改也可当面指正。坐在斜阳浅照的讲台上,手里拿着少年的生字本,抬头搜索少年的身影,他很专注的写作业,是的,我愿意静悄悄的欣赏这难得的宁静。他的生字比之前写的好很多,起码连着好几次没有错误,不得不给少年点赞。
璘杰,你进步了很多。
接手新班,在还不完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唯一有辨识度的就是生字的书写。“这是谁的字,简直没法看”找找看。人都说见字如面,我实在无法将这个文静的男生和这一手惨无忍睹、满篇错误的书写结合起来。整张作业完全不将田字格放在眼里,拼音几乎全军覆没,“作业重新抄写”,这是我给这份作业最后的审判。结局勉强以正确率过关。璘杰是个十分内向的男生,见到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书写太差,我们的第一次谈话是以这样不愉快的要求开始。连着好几次都有错误。我便安排组长在交作业前检查一下组员作业,组长很负责但是总有无法兼顾的时候,一段时间后,他生字还是有很多错。翻开他的作业,没有一次生字书写全对。我彻底炸锅了。用着孔喝的语气和几乎哀悼的语调说:“娃啊!咱写的乱就算了,能不能不要再错这么多!你下次再错这么多,我就拍照给你家长!”。他没见到我生这么大的气,有些怕了,上来领本子的时候,有些紧张。
看出他的局促不安,为了给他找点信心。我鼓励他:“你能对一个也能对两个,同样你也能全对,认真观察每个生字,再去写!好吗?”同时给他找个“小老师”。一对一的负责。每次对他的作业我都是面批。有时出现错误,简单指出来“看,你有粗心了”。有时全对,便会来上一句:“你看,这不又写全对了,坚持啊!”。慢慢的我发现,他的作业好几次都是全对。在今天的写字课上,手上拿着他全对的作业。对他说;“写的不错,如果再能写的工正一些就更完美了”,内向的他对于老师的表扬微微有些脸红。在这场长达两个月的监督中,他用事实证明他是可以做到全对的,下一步他要努力的便是书写整洁、工正,而我也知道,对于他的书写不可一蹴而就,这是一场属于他和我的马拉松。
下课,要整队放学了。我在教师等着梁老师过来。我们蓦然四目相对,不知他和旁边的男生在说什么,兴到正浓处,大笑一声,笑脸阳光灿烂。我走过去直言:“璘杰,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你笑的这么开心。”少年依旧不好意思的跑远了。被他的笑感染着,内心十分愉悦。按照惯例,我们要在楼下花庭前再次整队,走过庭院的花丛,我在想静待花开,只是这花开得有些慢啊!以往是我太着急了。
月季、玫瑰这些自然界中的花,从发芽、结苞到绽放再到花开正浓时,都需要两个月至四个月,而孩子的花期需要更久的时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水滴石穿的耐性,相信“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只要我们不急躁,慢慢等待,那些“小花儿们”会开出不一样的美丽,点缀着春暖花开的春天。亮丽了我们的双眼。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走着走着,你期待的精彩也就来了。(汉滨小学教师 贺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