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经验交流】五里镇教育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时间:2020-05-26 15:12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汉滨区五里镇教育党总支下辖12个基层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133名。近年来,党总支在区教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持之以恒地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在锻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得以充分展现,为推动五里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与政治保障。


一、抓牢组织建设不放松,构筑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

一是强化支部标准化建设。党总支统领各基层学校支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支部示范化、标准化建设。2019年五里小学党支部通过区级“示范党支部”验收;四合九年制、富强九年制、刘营小学、团结小学等党支部通过区级“标准化党支部”验收。以创建为契机,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达到“双促进双提升”。2019年在党员教师中培养区级骨干教师 12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标准化支部的创建、党建工作的规范,领航全镇“三级三类骨干队伍”建设。

二是从严过好组织生活。首先,开好支委会。指导各支部将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纳入支委会议程,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其次,开好党员大会。通过党员大会讨论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管理制度和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发挥民主决策作用。第三,开好党小组会。各支部结合实际,把支部内党员划分2-3个党小组,各小组采取分析、探究等方式召开会议、开展活动。第四,上好专题党课。指导各支部支委讲好党课,使党课成为各学校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促进工作的有效平台。第五开好组织生活会。年底,深入各校指导支部组织生活会,结合“学、改、做”活动,制定问题清单,督导各支部反思问题并及时整改。


三是锻造特色党建品牌。民主学校党支部在打造党员名师队伍和加强师生心理健康上成效颇丰,借助五里镇中心校在民主学校组建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推进“名师工程”,2019年培育党员名师3人,开展疏导师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5批次、200余人次,锻造健康阳光、奋进向上的师生队伍;五里小学党支部在留守儿童管理和少先队活动上紧密结合、均衡用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坚持每周通过“面对面谈心”“学习辅导”“家访”等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少先队围绕留守儿童开展学习、生活、健康“三关爱”活动,找准切合点有序展开,累计帮扶留守儿童200余人次;团结小学党支部以建立“德育超市”为抓手,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通过指导学生自我组织、确立主题、自主管理、硬币兑换、总结表彰等环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五里小学、团结小学荣获区级“新教育示范优秀校”称号。

四是历练培养后备力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原则,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以教学一线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重点,加强积极分子经常性教育和入党前的强化教育。逐步将优秀(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优秀(骨干)教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预审制度及发展程序,保证发展重点与质量。近两年,五里镇教育总支带领各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发展新党员5名。


五是大力推行党务校务公开。按照“公开、民主”原则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并指导各校工会组织推进校务公开。学校的各项工作(如发展党员、评优选先、职称评聘、财务开支等)情况,均在公示栏或教师大会上予以公开,所有经费开支必须实行四人联签制。校务党务的公开透明,避免了校内各种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为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奠定良好基础。

二、扭住思想教育总开关,锻造党性坚定党员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以支委成员带头学、集中培训学、利用“安康智慧党建”“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深入自学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党总支及各支部班子通过讲理论、讲法规、讲教学实践等,每年讲党课4次以上。组织广大党员教职员工利用家长会、家访活动,开展国家教育政策理论宣传。安排专人负责党建宣传工作,统筹安排各校宣传报道和培训指导,成立五里镇教育系统宣传报道组,全方位、常态化开展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2019年,全镇宣传稿件在各级媒体的发表量达200余篇;引导党员教职工认真撰写学习笔记、读书心得;笔记人均超过2万字,心得体会6篇以上。


二是坚持丰富活动载体“凝聚人心”。党总支督导各支部坚持开展“5+X”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党总支开展“徒步双龙演练”活动、赴石泉开展素质教育拓展训练活动、与茨沟镇开展连片教研协作主题党日活动;民主九年制、四合九年制、五里小学、富强九年制等党支部分别赴白河、平利、牛蹄岭等红色教育基地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党支部通过网络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利用党员微信群、QQ群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学习与宣传,通过党员带动身边亲属和群众与疫情作斗争。组建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永华牵头、镇内16名心理辅导老师参与的心理援助团队,开展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行动。心理援助团队通过开通心理热线,创建网络平台、微信群、QQ群等形式进行心理援助辅导百余次,疏导群众焦虑、恐慌情绪,帮助增强战胜疫情信心。疫情期间,党总支向全镇教职工发出抗击疫情的捐款倡议,全镇党员和教职工共捐款4.4万余元,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积极完成镇党委安排的帮扶贫困户任务,实施党员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行动,通过深入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关心、关怀、救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2019年,五里小学“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被区政府网报道,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几年来,五里镇教育总支及各校支部通过联系安康义工联合会、援少会等民间公益组织,对多名贫困、残疾、留守儿童给予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坚持谈心谈话“触底交心”。每年度末,总支成员分别与各支部书记、中层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并参加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会,切实指出他们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达到“红脸出汗”效果。党总支及各支部班子成员与普通党员、老党员与新党员、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遍结成思想帮扶对子,随时随地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谈话,关注党员的思想波动,把握党员思想动态,把好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意识形态的“总舵”。

三、紧扣学校工作之核心,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切准政治思想与业务培训“结合点”。指导各支部切实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相统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紧密结合。成立五里镇教育总支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巡回指导小组,制定主题教育方案及巡回指导方案,按分工总支各委员深入到各支部巡回指导、讲主题党课,把党的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训一体化落实。

二是切准工作作风与师德师风“结合点”。党总支始终坚持精心组织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指导各支部开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纠正“四风”问题。党总支与各支部、支部与党员教师分层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廉洁从教承诺书》,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制定《五里镇教体系统违反八项规定整治方案》,深入开展整治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深挖党员先锋模范事迹,培树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几年来,在五里教育、汉滨区教体局、安康教育、陕西素质教育等各级各类媒体上,宣传优秀党员教师30余人次。2019年团结小学党支部书记林晓峰在第六届全国“绿色课堂杯”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中,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初中语文组比赛特等奖;党员教师陈祖平患急性胃炎,仍坚持脱贫攻坚工作岗位;党员教师冉闯因车祸小腿骨折,仍拄着拐杖坚持上讲台;党员教师张怡涛、曹明利坚持利用休息时间训练刘营小学、五里小学两支足球队,在2019年安康市小学生足球联赛中荣获冠军;张永华被评为2019年度“安康好人”;党员教师李本来扎根乡村教育30余年,坚持匠心育人,一生勤勉令人感动;这些先进事迹,彰显出五里镇师德师风的浩然正气。


三是切准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点”。将党建文化作为推动学校德育一体化、意识形态工作上台阶、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的重要“引擎”。党总支指导各支部加强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展示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开辟党建文化专栏,将党建“红色文化”融入整体校园文化之中,起到引领作用。指导各支部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平安路队”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创设校园安全环境和浓厚育人氛围。指导各支部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此为契机,全面摸排、联合治理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仍需砥砺前行”。五里镇教育党总支将积极学习,再接再厉,以拼搏奋进的实干精神,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带领全体党员和教师一如既往、敬业奉献、勤奋工作,为推进汉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增砖添瓦!(通讯员  张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