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善言辞,却走上讲台教书育人,我本喜欢独处,却被一群善良温暖的孩子成天围着,奶声奶气地叫着“张老师”。有时候在想,我走了这么远的路,可能真的就是为了遇见你们。班上46名学生,我并不习惯称他们为学生,我更愿意把他们叫做孩子,尽管在这之前我也从未把自己当作一个大人来看。可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孩子,让我变成了大人,从此也就有了责任和牵挂。
记得刚从学校毕业那会儿,论文答辩会上老师问我:“毕业后,有何打算?”“有何打算?”我当时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只知道我应该离开象牙塔,应该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如今,我如愿以偿地站上了三尺讲台,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群可爱的孩子不正是我的梦想吗?这群大山里的孩子,像极了小时候的我自己,总是会好奇山的那边是什么,期待着什么时候能走出去看看。他们调皮,但是他们身上也有着让人羡慕的优秀品质,可爱、善良、无畏,还有坚强。他们有的要徒步很远才能到校,有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成长、成熟,也学会了自理、自立。面对这群孩子,我能做些什么?“何以为师?”郎平教练说以信念,所以她带领中国女排披荆斩棘,不畏艰难;白寿彝先生说以学识,所以他九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著成《中国通史》;莫言先生说以仁爱,所以当他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时,依然念念不忘感恩母亲。“何为人师?”学为人师的意义在于教化从容,行为人师的境界是能砥砺无穷。我虽然没有办法改变留守儿童的出身,却能通过教育,改变以后的命运,而作为别人命运的灯塔,我又何其有幸。
有人说,教书是一场苦恋,你费尽心思地去爱那群人,终究他们会离你而去,远走高飞,而你原路返回。但无论如何,我会一直记得自己当初做决定时的执著和坚定。我不是驿站,只是他们登山时顺手拽住的一根藤条,我是萤火虫,快乐地发着光,我是多年后,孩子们相册中不起眼的那张笑脸,普普通通,平淡无奇。我是老师,我喜欢这个称呼,我热爱这个职业。
多年后,看你们走出大山,等你们再次归来,那时的我会欣慰地微笑,会忍不住地骄傲和自豪。因为,有些心动,一旦开始,就是一生。(汉滨区洪山镇洪山九年制学校教师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