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叙事】李老师,我想你了!

时间:2020-05-14 09:0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有一种思绪,叫做记忆;有一种执着,叫做想念;有一种铭记,叫做感恩。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注定要为生命的失去伤感,也要感恩守护生命中的那些先行者。中午学校安排防震演练,演练结束后,我给孩子们讲起那段亲身经历的灾难,站在讲台上的我想起了当年站在讲台上喊着“集合、下楼”护我周全的李老师,老师,我想你了,很想很想。

2008年5月12日,我上高一,一个同往常一样的午后,那个时节的西安异常的闷热,那天我是不幸的,因为脚上起了脓包,走起路来脚心膈应钻心的疼,为此老师都免了我的晨跑。中午也不用骑自行车回家,吃了饭就在教室等待着下午上课。2点28分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喊了声上课,我们起立行礼,一切都很正常,可当我们刚坐下,后桌的男生站起来大喊“老师地震了”,天花板的吊灯大幅度的晃动,整个教学楼在摇摆,直觉告诉我们,有大事发生了,我们第一反应,全都躲到桌子底下,班主任李老师第一时间走进教室,组织我们将所有的桌子往后拉,聚集在墙角,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连脚上的疼都忘记了,唯有心里不断的祈祷,千万不要出事。当听见年级组的哨声,李老师大喊“集合、下楼”,因为我们是八班,最后的班级,又在最高层的里面,所以我们班是最后下楼的,当时按照集合顺序,我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李老师走在我后面。索性我是幸运的,我只记得当时脚上缠着纱布,脚没有穿进鞋子,跑不快,拖沓在最后,李老师拉着我的手,我一手拽着她,一手扒着扶手,一阶并着两阶的跳下台阶。当大队伍已经看不见影子的时候,我拽着李老师的手在发抖,我怯怯的问她:“老师,我们会死吗?”李老师不断地安抚我不要害怕。整个教学楼我和李老师是最后撤离的。跑到操场后,李老师只是简单的说了声:“我们没事了!”我借李老师的手机给母亲打电话,没有信号,放声大哭,李老师拉我入怀,那是除了妈妈以外的第一个拥抱,温暖的有些不知所措。

也许经历过生死的人,才懂得生命的意义,只有共患难才懂得感恩,此后,对李老师除了敬畏更多的是感恩和感谢。感恩那个在危急时刻让我们先走而她守卫在队伍最后的班主任,感谢那个在紧急关头拉我、安抚我、拥抱我如亲人般的老师。

2013年5月我去过汶川,走进映秀地震遗址,站在时钟面前,看着那些断裂的房屋,破败的废墟,只剩下静静的默哀,我们走进遗址纪念馆,看到了“谭千秋、张米亚、王敏”等等关于教师的感人事迹,热泪盈眶,原来教师这个职业似泰山这般沉重,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她搀扶着我一起撤离教学楼的那个场景,我知道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李老师。

今天,我在远方,又一次想起了您,怀念的思绪将我拉回那个不同寻常的午后,我将您的教诲,您的关怀,您对我的关爱讲给我的学生听。服饰依旧,容光依旧,讲台依旧,岁月如旧,我成了您。李老师,我又想您了。

谨以此文,感谢那些生命中曾经呵护我们一路安好的每一位教师。(汉滨小学  贺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