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良田茶产业: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

时间:2020-05-08 09:09  作者:张承喜 李胜福源自:汉滨网

4月下旬,在汉滨区流水镇良田村的茶叶园区里,早晨的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泥土和茶叶的芳香,刘堂新和妻子已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采茶工作。

1.png

前些年,因为要照顾家里两个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没有固定“营生”,41岁的刘堂新日子过的紧巴巴。自从村里的茶厂建成投产后,刘堂新的光景大为改观,不仅脱了贫,住进了园区旁安置点的新房,还成了园区的产业工人。

2.png

“现在茶厂就是我们脱贫致富的依靠,从开工到现在我一直在这干活。”“在家门口,既能挣钱还可以照看家和孩子,我很满足。”刘堂新一边采茶一边介绍说,今年从3月8号开园采摘,一个月时间,夫妻俩已有了8000多元的“进项”。

3.png

春茶采摘是用工高峰,需要抢时间,和刘堂新夫妻俩一样,全村每天有500多人在园区务工,采摘鲜叶,当天交售给茶厂,手脚麻利的每天能挣到300多元。

4.png

5.png

刘堂新所说的茶厂,是落户良田村的周林茶业公司。

良田村素有种植茶叶的历史,但过去农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气候”。2016年,汉滨区文广旅游局帮扶包抓良田村脱贫攻坚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帮扶工作队一致认识到:要想让这个深度贫困村打个翻身仗,必须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6.jpg

区文广旅游局积极引进周林茶业公司,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对全村零散、荒芜茶园进行整合,流转土地栽植新茶园,采用科学技术,购置现代设备,使良田村的茶产业进入了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茶园总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通过租金、管护、鲜叶采收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96户。

7.png

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筛选……清明时节,正是茶厂最忙碌的时间,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将当天采收的鲜叶连夜加工赶制成新茶。一个月时间,周林公司已生产茶叶4吨,产值400余万元,发放工人茶叶采摘务工工资200余万元。

9.png

10.png

11.png

12.png

在公司负责人周启余看来,由于良田茶叶园区有瀛湖库区形成的优良“小气候”,加之茶园全部位于海拔500以下阳坡区,让良田茶叶比全市其他所有茶区早开园半个月,而且品质优异,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公司已注册“安硒山”商标品牌,建成市级园区,积极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在全国绿茶博览会上荣获绿茶金奖等多项大奖,并在安康、西安、南京开设实体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8.png

区文广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刘红雨介绍说,随着茶园进入丰产期,“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技能提升,收入稳定提高多羸局面,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茶园产量的提高,加工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周林茶叶公司已聘请设计院对新的加工厂进行规划设计,赶在夏季红茶生产结束后,立即进行改扩建,计划明年干茶产量达到20吨以上,实现产值过千万元。

“今后,我会继续把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周启余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