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漂亮的花,在经过风霜雪雨之后,会慢慢成长,开放,不要太心急!”这是我正式参加教学工作之前,实习时的辅导老师教我的。从此,我牢记于心。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计划。正式开学了,广大师生却不能正常返回校园工作、学习。教育厅及时下发了“停课不停学”的紧急通知。
我不仅是一位小学教师,还是一个学龄儿童的母亲。最初从下载钉钉、进入孩子班级群,再到自己建立班级群,并指导55个孩子家长如何下载,如何进群等等事情,忙了好几天才告一段落。之后又摸索如何正确使用钉钉?如发课程资源、发家校本、健康打卡、发通知;教家长如何提交作业......
第一个周,我几乎头脑一直是木的,感觉这种教学模式真麻烦!当时特别期盼国家马上渡过难关,学生立刻去学校上课。两周的磨合,我和孩子们慢慢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
白描了这些事实,而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对于这次“停课不停学”活动也一样,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
大部分孩子都能认真听课,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这期间,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那就是陪学:陪孩子上网课、和孩子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监督孩子写作业,并对孩子不会写的题给予辅导,不会辅导的题,或查阅电脑(或其他工具书),或请教老师。总之,也要费一番功夫。孩子写完作业之后,检查作业并按时间节点之前提交在钉钉家校本。当然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孩子的线上学习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大多成人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自律,何况孩子?就拿我家孩子来说:网课期间每节课的每一分钟,我都参与其中,有时,他还走神,说些与本堂无关的废话。每每此刻,我就指着手机前摄像头告诉他:“看见这个摄像头了吗?你们的老师能从这里看到你的一举一动?学习不认真不按要求做,老师一眼就能发现,到时候老师会来家访,了解情况或者学校开学以后批评你的表现噢!”自此之后,每节课他都认真对待了。
如果没有家长的陪伴和监督,我想他不会再看课堂资源,暂停屏幕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当然他的作业上也不会有工整美观的字迹以及正确的答案了。我们班就熊孩子和家长。家长把手机给孩子一丢,自己做自己的事去了。瞧!这上交的作业连一张草纸不如,字迹模糊不清,乱写一气;提交作业照片的效果也是奇形怪状;还有甚者:不光字丑,也不管什么题型,答案一律是:1+1=2,通篇都是!哎,实足的应付啊!试问一下这样的父母:孩子作业你过目吗?孩子的学习你了解吗?更有甚者,几个月来从不交作业。我和家长沟通后,孩子照样不学习,继续不写作业。真想放弃他,“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当这个时候,辅导老师的话犹如在耳,这样的孩子,也不能放弃——谁叫我是他的老师呢!
再说说咱们认真负责的广大教师教学“一日实录”吧。早晨:首先是关注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于没有健康打卡的学生单独询问;其次按照时间节点给孩子们发当天的课程视频;两节课后,眼保健操,之后,发学校常识组老师准备好的健康知识、音乐及美术知识;然后中午在钉钉家校本里给孩子们布置课堂和家庭作业,待孩子完成作业并提交以后就到下午了,老师们该批阅作业了。批阅作业可非易事,它比在学校判作业费神多了,因为手机屏幕只有那么大,用手指当红笔在手机屏上画√、×、批注,再遇到字小、字迹不工整、拍照角度怪异的,那真叫一个头两个大呀!可是,还得硬着头皮改。因为,他毕竟是孩子嘛!
作业批阅完毕,要在钉钉群里反馈作业情况,并把出错多的题在群里用语音或者视频讲解,之后,把每一道题的答案发在群里(要照顾基础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啊),家长再监督孩子改正错题,以巩固当天所学,做到查缺补漏。
如此反复就到了晚上课外阅读时间了,得安排孩子阅读20分钟的课外书了......
这就是老师们线上教学的一天啊!
多年前,“学习能不能不出家门在网上进行”的期待,没想到付出的比线下学习累得多,而无论师生。这或许是我们的方法还不对吧!
没有一件事是白做的,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就让我们携手共进,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