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处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汉江横穿而过,人们常说的秦巴山区,就指的是陕南地区,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安康又介于汉中和商洛之间,有“秦头楚尾”之称,“安宁康泰”是安康名字的由来,寄托着世代安康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憧憬,也是全中国最吉祥的城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饮食文化。安康由于位在中国南北交界地带,所以饮食文化特别丰富,具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就说说安康人离不开的、又寄托安康人的乡情饮食——蒸面。
蒸面,安康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早点首选餐饮,标准套餐蒸面、稀饭加鸡蛋,也就5、6块钱,价钱不贵,又很实惠,方便快捷,成为安康人离不开、也无法割舍的餐饮美食。
蒸面的主要原材料是小麦面粉,用大盆或者大桶和面,和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太稀,蒸出来的面皮太软不劲道,吃不出蒸面的味道;太稠,蒸出来的面皮太硬,噎喉咙,又不好吃。和面时间长好,也是个技术活,面皮的好坏在和面和蒸面上,全凭经验积累。蒸面时水烧开,用蒸面锣锣儿舀适当的和好的面浆倒入锣儿中,转均匀,放入开水锅中,蒸5分钟左右,蒸面起泡即可,晾凉,从锣儿中揭取出面皮刷上烧开过的菜油,面皮就可以了。不过面皮不能蒸的太薄,也不能太厚,影响蒸面的味道。根据食客的喜好,蒸面皮可以切细、也可切宽,宽面皮蒸的时候稍微薄一点儿好。
蒸面的辅料是豆芽、油泼辣子、醋汤水、调料水、芝麻酱和大蒜水。将小黄豆豆芽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里焯一下,安康人叫澹豆芽,加入少量细芹菜干儿,特别有味道,芹菜香汆;油泼辣子必不可少,很重要,蒸面好吃与否,油泼辣子很关键;醋汤水,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用豆芽水泼醋汤,二是用豆酱熬制,做法不同,蒸面味道也不一样,调料水各家不尽相同,形成独特的蒸面味道,芝麻酱和大蒜水也是不可少的。
调制方法:用盘子,豆芽垫底,抓蒸面覆盖上面,浇芝麻酱、大蒜水、少量酱油、醋汤、调料水,最后是油泼辣子,食客自己搅拌均匀,解决一天早餐问题,蒸面分大中小三种,食客根据自己饭量任意选要。上了年纪的人,有点酒瘾,一份蒸面再来一碗五里稠酒,岂不过瘾悠闲,赛过活神仙。
之所以说蒸面是安康人舌尖上的乡情,是因为绝大多数安康人一年四季早餐都是蒸面,哪怕是大冬天下雪,再冷,蒸面依然是早餐的首选,有时候一天两顿都是蒸面,吃出了感情,吃出了安康的乡情。现在安康有几家一天24小时卖蒸面,晚上夜归的人和出租车司机宵夜一盘蒸面解决问题。有人出差几天,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跑去吃蒸面,要一大份方能解馋。由于安康人的喜爱,各大酒店,在凉菜中就配有一份蒸面,分享美食的同时,寄托一种家乡的情感。
其次,蒸面已经进行真空包装,寄向外地的安康人,想吃了,想念家乡了,就通过快递方式解决嘴馋和思乡之情。
第三,蒸面在安康已经是遍地开花,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投资小见效快,成为安康人创业的选择方向和途径,味道好,善于经营,年收入一、二十万不成问题。于是蒸面在安康有很多品牌店,食客经常排长队,享受蒸面美食的快乐。像马家、翁家、黄家、万家、王家、汪家、兰家、石记、谭家、邹家、李家、詹家、肖家等等蒸面都是非常有名的。其中肖家是网红蒸面,五星街马家是百年老店,各家蒸面都有自己独到之处,深得食客的喜爱。蒸面不仅是安康人的美食,也是安康人乡情的寄托,这种乡情在于搅拌蒸面的过程中,在于酸辣交替的味道里,在于各家蒸面铺门前排长队的等待中,也在游子等待真空包装快递的时间里。蒸面是安康人永远的乡情寄托,因为蒸面,那份乡情更浓更深,正如安康“安宁康泰”美好祝福,都有每一位家乡人的憧憬,蒸面,安康人永远怀念家乡的味道,清晨,都会触及到安康人的味蕾,触动安康人的乡情,是那么的浓烈、深厚。
蒸面,安康人永远的家乡味道,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家乡情怀。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乡情,在记忆里,在蒸面里,在搅拌蒸面的过程里,在酸辣交替的味道里,在日思夜想的梦境里!(汉滨初中 刘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