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时间:2020-04-02 16:12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新教育提倡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我认为学生要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会有幸福感。

首先,作为教师,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要试着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我班有一名学生,他经常不交作业,有一次上课,学习生字的时候,抽同学读生字,我发现他举手了,我赶快点名让他来读,他虽然读的音调的不是特别准,但我还是做了评价,我说:“你今天能主动举手读生字,很积极,希望你以后上课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请同学们掌声鼓励他。”后来这名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是他会的他都会积极发言。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他们本身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如果教师能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鼓励,我相信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其次,相信学生。新教育的学理基础里提到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想改变一个学生,只有不断的鼓励他,对他进行心里暗示。这样再差的学生都会慢慢成长起来。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学生,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演演课本剧,我课前布置了任务,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内容改编成剧本。我以为这对学生来说特别难,就没抱大多期望。上口语交际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分组来上台表演,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非常精彩。还有平时不多发言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我想以后要放手,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再次,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要及时评价。在语文教学中,习作一直是学生的弱项。对面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些办法。例如,每学完一篇精读课文,我都让学生按照同步作文的要求写小练笔,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积累两页优美文章或者句子片段。一开始我以为这个习惯很难坚持,所以我每天会把写的好的日记以及日记写的有进步的同学,每天早上在班里通报表扬,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日记写的都很有意义,不再是单纯的记流水账似的。比如,我班陈晨同学,写的几篇日记,有夏天的夜晚,田野,微风吹拂的早晨,文字优美,我每天欣赏后都会写几句评语,我发现她的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学习也更加努力了。我班龚欣怡同学,日记里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悟,以及校园生活,从日记里我看到了一个懂事好学的她。还有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的心情以及日常点滴。我从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一起体会他们的快乐和忧愁,也让我能更加理解孩子柔软的内心,我变成了他们忠实的读者,我将会与孩子一起同行,一起成长。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赞美,而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让孩子克服自卑、畏难情绪,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管用。 

最后,关注孩子的成长。由于学生写作能力差,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所以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每篇精读课文都要按习作指导的要求写小练笔,虽然有的学生写的差强人意,但是只要有进步我都会肯定他的努力。这学期我让学生每天写日记,坚持了两个月,发现孩子们的进步挺大的。他们的日记很有意义,记录下了生活中的所思所感。甚至有一个学生还写成了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文笔清新。还有的学生,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我每每读到精彩之处,总会及时写下简短的评语。有个女生,她的爸爸对她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孩子在日记里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告诉她,让她多和父母沟通。还有个女生,她的日记里记录下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心得,我也及时表示肯定。我想作为教师,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言行以及心理状态,当学生遇到烦恼与困惑时,我们应该及时解惑和积极引导,做学生的倾听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关爱自己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撒下希望,我们只需静待花开。(大河镇大河小学教师   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