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桃花源记》有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而《桃花源记》便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生活境界。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典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人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当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写这篇诗作时,他已经离开喧嚣的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
诗人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恨。他的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与污秽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足,日出而诗,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诗人的笔下,“桃花源”呈现给我们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圣境。文章的语言朴实、简练、易懂、又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地描绘了桃花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
所以,当我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给了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无限的畅想空间……
诗人生活在封建统治时期,那时是根本无法实现他的理想。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那种理想的社会却成为了现实,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感到自豪!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不断努力,练就扎实的本领,将来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我们的力量!
没有那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那个春天不会到来。现如今疫情阻挡了我们正常的学习,但是我们一定会利用好网上教学,配合老师完成好新学期的学习任务,不负韶华!(汉滨区建民初中八年级6班 李妍迪 指导老师:张树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