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战“疫”故事】滨江学校教师杨行安:线上教学的几个有效做法

时间:2020-03-17 15:48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2020年,爱你爱你,原本一个充满爱意的数字,却以如此梦幻的方式开局。新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全国所有省份全部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元宵节后,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开学的日子被迫按下暂停键。

在学生“停课”期间,学校第一时间制定“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方案。我认真学习学校方案,并详细查阅本班学生底子,制定了符合本班学情的“线上教学”工作计划。近三个周的教学实践虽有心酸,却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我谈谈几点具体做法。

多方考量,因地制宜,拟定适合本班学情的工作计划。学校给出整体方案只是指导性的意见及其规范指导。由于学科、学段特点不同,家长情况更是不同。为此,我逐一电话采访了本班学生家长,收集真实情况。形成初步思路,对于有网络条件且有智能手机的家庭,统一纳入钉钉群,对于二者不全的同学,采取微信通知及电话督促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家长力量延申教育教学触角。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在14亿国人居家隔离期间,教师的触角无法伸向学生,恰好学生家长有充裕的时间保障。这时只能调动家长的力量,每天我准时在钉钉群及微信群发布防疫信息,发布学法指导,让家长有现成的资源可用。对于个别有情绪的家长,我逐一面电话沟通,苦口婆心讲明利害关系,一是叮嘱居家安全,二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样一来,和家长形成了合力。每天我只负责发布任务,按时线上答疑,并高效利用这段时间,在钉钉群里发布“我爱背古诗”、“每日阅读”、“每日练字”等打卡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量的时间交由家长来组织了,相信这一良好的家校共育方式,在学生复课后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网上上传课件很棒,然而毕竟虚拟,离学生毕竟较远。我坚持比学生先学,全面了解授课老师的教学思路和相关课程,进行二次备课。再搞一下小直播,学生听到熟悉的声音格外亲切,学习格外卖力。

激发兴趣,任务驱动,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及新课学习任务。我从不照搬线上所留作业,而是结合实际重新设置作业。设置有梯度的作业及学习任务。如两位无法参与线上学习的同学,给预留作业就是留最基础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主人有欲望,学习才会轻松有效。

线上教学依然是陌生事物,希望这次被迫的教学形式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