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因疫情的突然到来,给节日平添了一份不一样的感觉。病毒肆虐,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战疫。国家紧急出台一系列措施,各地积极响应,密切配合。疫情当前,教育部门也下达了指示:“停课不停学”。说实在话,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困惑又迷茫,线上学习,我能做好吗?
随着疫情不断发展变化,网络上各种段子也是层出不穷。家长变老师,老师变主播,唯一不变的是线上教学随着疫情一步步走近我的身边,成为我和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平台。相较在校上课,线上教学带给我许多冲击,空间上的自由性,交流互动的多样性,给因疫情不能出门的孩子们带来了新鲜感。孩子由偷偷摸摸玩手机电脑,变成光明正大玩手机电脑,家长还不能制止反对。疫情刷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线上教学对老师的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熟练地电脑操作技能,不仅要更新教学方法,还要应对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抵触情绪。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仅要发扬其优点,还要适时注重规避不足。对我来说,线上教学因其不受空间限制,不用集中学习的特点,隔离了病毒,同样也隔离了师生对话。一个班级,学情参差不齐,线上教学实现了在线交流的多样性,也给隔开了师生互动。对于待优生来说,隔着屏幕,老师看不见孩子最真实反应,对于知识点地把控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线教学无法实现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教学环节中的合作探究无法落实。师生面对面对话,生生交流产生的共鸣与共情,在线上教学中难以实现。部分孩子受限家庭因素,参与线上教学积极性不高,线上教学实效性如何,还有待观察。
自从正式开始了网上教学之旅,老师变身主播,实质上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虚拟世界中,只要有了网络,人人都可以是主播,对我来说,主播之旅路漫漫。除开刚开始几天的新奇后,更多是对自身水平有了一个新认知。线上教学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我在线下教学中的问题。线下教学中,有同年级组老师来听课,帮助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当上主播后没有同事给予指导,只能自己摸索,出现问题而不自知。第一次线上教学经历,说不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在看回放的时候,自己听了不到五分钟,心中就在默念:怎么讲成这样了!其实,线上教学真实地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行为给记录下来了,当我在回放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以前忽视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这种掉线表现,很难引导到他们深入学习,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去促使老师去改进自身教学水平。
线上教学除了带给孩子们非一般的学习感受,怎样把线上学习落到实处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聪明家长,会协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以身作则,用行动参与到孩子的线上学习中来;好学家长,会积极接受新事物,引导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求知若渴;普通家长,会和孩子比赛,毕竟手机也是家长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怎样实,成为参与线上教学老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班主任,时常有家长反馈孩子边看学习直播,边刷抖音,玩游戏,觉得线上教学要把手机、电脑交给孩子就是一个错误。其实,这也恰巧反应了家庭认知水平和孩子的发展间的因果关系,线上教学老师的角色是主播,家长才是班主任啊。教学效果想要落到实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线上教学,重点在学,老师线上教得再出色,家长不给力,也是枉然。这对家长也提高了要求,不仅要在疫情当前提升自身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截屏,做笔记,看回放,互动交流,课后习题巩固,线上教学给我们打开了获取知识的大门,而认真学才是学生叩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老师、家长都要从实做起,严格要求孩子,这样线上学才不会流于形式。
参与线上教学,从开始的困惑、担心,直到到现在坦然、放心,折射着我作为一个教师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新事物,我乐于接受,也乐于改变。知识的洪流,科技的进步无不印证着我们所处时代多么伟大。因为改变,我们看见了希望的曙光;因为坚守,我们也收获了梦想。任何一个新鲜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它的美;同样的,任何一个事物它的存在就是一种美。线上教学因疫情而走进我们视野,它也不会随着疫情消散而离开。我要做的就是坚守三尺讲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去发现教师生涯中一处又一处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