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寒假,本应和往常一样,是亲家人团聚,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光,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得全国上下集体进入战备状态。封城封省的决定不断刺激着我的大脑,肺炎疫情新闻成了我每天第一时间所要重点关注的大事。看着一批又一批医疗勇士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立下生死状,舍弃小家,逆行而上,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死神日夜搏斗,不由得令我肃然起敬。此时宅家禁足,成了我唯一能做的事情。随着国家对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下,我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活跃在钉钉平台的主播。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了我的工作日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教学方式改变,我跟所有的一线老师一样,都经历了至少3天的满地鸡毛,找不着北的时间。但到现在,通过三个周的线上教学,我已然可以通过钉钉平台,轻松自如地进行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了。
在与疫情抗战的这段特殊的教学时期,我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同时也是名师课堂中的一名学生。每次我都会按时班级群里按照时间节点推送录播课程,并在前一天晚上,通过教育局网站,首先观课学习。领略名师的课堂风采,学习他们的教学智慧,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然后再对第二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设计,争取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们做好辅导。以前我需要等待学习培训的通知,现在不需要了。我只需要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轻松地实现各科的观摩教学学习,让我在“学生”和“老师”双重身份里自由转换。
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课例,让我如饥似渴地不停学习。名师们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有度,吐字清晰有力,语言严谨而又不失活泼,课件制作精美生动,教案设计科学合理,整节课更似行云流水般流畅。通过教师一字一句的点拨指导,和一次又一次地温馨提示,就连上课前的问候语,也从“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我也仿佛隔着屏幕,和名师们成为了这段时间里最好的学习伙伴。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名师们深厚的学科素养,和他们一流的教学风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初心。
在班级学科辅导课环节,我又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班学生的面前。因为线上直播教学,阻碍了师生的课堂交流。因此我特意设计了“说收获”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在早上看完直播课后,利用家校本及时提交语音作业。这样既能准确掌握学生们的课堂听课效果,也能约束孩子们养成按时听课学习的好习惯。在批阅完所有语音作业后,我会根据学习情况,沿用以前在学校上课时的好习惯,及时地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前提交至家校本。
在下午的辅导课时间,我会分这样几块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首先我要对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进行反馈,表扬和展示优秀作业,鼓励孩子们向优秀看齐。对于个别不好的情况,只点现象,不点姓名。这样以来,既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对第二天的学习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其次我用截屏的方式保存了直播课中的精彩瞬间,提前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和孩子们再次回顾梳理课堂中的重难点部分。同时通过必要的连麦互动,为孩子扎实有效地进行线上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布置当天的家庭作业。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眼睛,我要求每天的家庭作业可以不抄题,但一定要写清楚题号,以便于我圈画批改。这些要求都是通过直播讲给孩子们的。这样的方式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认可。从周一到周五,我和我班的孩子们就这样,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乐此不疲地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和全国广大的一线老师一样,虽然身处疫情之中,不能向白衣战士一样冲锋前线,为祖国效力。但我深知,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此时更应该尽职尽责地坚守在课堂教学的一线,服从上级统一安排,克服一切困难,想尽千方百计,顺应教学之变,努力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此刻正萦绕在我耳边。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身上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责任,而我们老师又承担着教育他们的责任。疫情警报尚未解除,线上教学仍在继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不停学,不停教,不负韶华,在教育的这条路上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