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战“疫”故事】汉滨区吉河镇天山初中欧静:我的线上教学成长“三部曲”

时间:2020-03-02 17:48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2020年的寒假因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变得极不寻常,在疫情的笼罩下,我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居家远程办公,在线视频开会……中国人以强大的自律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可能的不给社会添乱。伴随着工作方式改变的,还有我们的教育,为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际需求,教师们纷纷当起了“主播”,在线向学生普及防控疫情知识,宣传国家防控措施,疏导学生疫情下的心理情绪,传授专业知识,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在逐渐的学习与摸索中,大部分老师已经很欣然做一名“教学主播”了。我的线上教学之路也和大部分老师一样,经历了由“焦虑不安”到“取经学习”再到“逐渐适应,乐在其中”的成长“三部曲”。

始于紧张  终于放松

2月4日接到学校安排的线上教学具体方案通知,毕业班的教学需要老师在线直播上课,非毕业班的教学由区上统一录课,统一安排课表,科任老师跟着学生随堂听课,布置作业,答疑解惑。由于学校人员紧张,自己担任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尤其是初三毕业班,这一学期至关重要,自己没有太多的经验(本人上学期才初次接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害怕耽误学生,而且要在线直播,自己从来没做过,又不熟悉直播软件,那一刻,心情可以说跌到了谷底,白天焦躁不安,晚上失眠睡不着觉,压力重重!但9号就要开课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让我可以“挥霍”了,我逼自己静下心来,在网上学习了初三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的重点,注意事项等,自己摸索钉钉软件,对着电脑摸索讲解,列出了学科中考复习的备考计划,把计划和第一课时的PPT发给了我们学校有经验的刘老师,向刘老师说明我的心情,刘老师很鼓励我,让我不要有这样的情绪,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刘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这种焦虑不安的心情依然在持续,直到我的初三第一节直播课前,我还是很紧张,于是我走到阳台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坐在电脑前,逼迫自己镇定,将自己的语言放缓:签到、知识点复习、中考习题精讲、布置作业。平常很熟悉的上课流程此刻我还要将其写在纸上,而手心也早已冒汗,就这样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完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节直播课,当说完“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复习就到这里,下课!”这样一句平常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话时,整个人像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无比的轻松!

取经学习  取长补短

上完第一节直播课,我的心情有了一丝放松,但依然很担心学生能不能适应我的这种复习方式,担心自己的教学流程。钉钉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进行课程的回放,我把自己讲课的视频从头看到尾,记录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做了分析。之后又和部分学生聊天,让学生对我的课堂提出建议,学生们也很积极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搜集到了存在的问题,我就认真研究初一初二区上录制网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观看网上初三一轮复习相关网课,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流程。与此同时,当其他学科老师在上初三直播课时,我也会进入直播间,倾听学习同伴的教学。学习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完善了教学PPT,划分了章节重难点,寻找章节知识点与此次疫情的联合度,虽然这其中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但为了上好一节直播课,我累并快乐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后,我对自己的第二节直播课充满了期待,而事实证明,第二节直播课确实比第一节课好了很多!除了初三的课程之外,有了直播的经历,我就用在线直播的方式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复习知识内容,和学生在钉钉“窗口”互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效果也很好。

逐渐适应  快乐其中

钉钉软件是这次在“停课不停学”中被广泛运用的教学软件,刚开始,我们对这个软件的运用还不够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在线教学答疑解惑,中心校考虑到这个因素后,特意让余老师每天晚上针对钉钉的相关应用为我们在线辅导。余老师的课本身就是一节直播课,我们像学生一样如饥似渴的吸吮着来自屏幕那边的钉钉软件知识。经过一个周的学习与试用,我对软件的运用越来越熟悉,与同学们的课堂互动也不断增多。课前认真备课,课下布置习题,课后批改作业,解答同学疑问……这一系列的环节也渐渐适应掌握。一次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教学”

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新”的增长点,也让我在逐渐适应中不再畏惧在线教学,而是乐在其中。

教育家李镇西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其实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线上教学”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在这之外,确是我们不断学习,反思,改进的过程,我们认真的态度没有变,我们爱学生的情感没有变。作为一名老师,无论是在真实的校园里,还是在远程的直播中,我的快乐来自于每一节精彩的课堂,来自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我愿意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主动拥抱变化,用心当好“教学主播”。因为教育,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自己在这其中得以成长,享受教育的幸福!(吉河镇天山初中 欧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