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疫情防控> 正文内容

老城办鼓楼社区:一点一滴筑起疫情“防火墙”

时间:2020-02-05 13:21  作者:杨琪源自:汉滨区新闻中心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意传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鼓点也越敲越响、越敲越紧。在这场战“疫”的战场上,全员动员、上下齐心,无数个感人场景温暖和激励着每一个人。一点一滴,为防控疫情筑起了坚实的“防火墙”。老城街办鼓楼社区的“战员”们为守护这片家园,带着平凡的心做着不平凡的事儿。

关键词:一双红肿的脚

疫情来临,让鼓楼社区的支部书记马英搁置了原本正月儿子婚礼的计划,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在她周密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她从来都不吐露为了儿子婚礼所耗费的精力、物力,但看得出来作为母亲的她为孩子的完美婚姻所付出的心血,在疫情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安置好了家里,她便全心投入到战斗中,从大年三十的夜班值守,禁燃禁放巡查宣传、大街小巷的排查有武汉居旅史的往返人员等让这个除夕过的并不简单,直至凌晨一点的值守让五十二岁的她脸上露出倦意。大年初一六点的电话让她在睡梦中惊醒,“马书记,辖区有武汉回来的人,怎么办”,这通电话让她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也正是这通电话让她从初一到初十的坚守,化成红肿的双腿,刻上了无形的功勋章。与派出所、医护人员对有密切接触史人员送往集中隔离点,与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酒店排查住宿人员是否存在湖北籍及武汉居旅史,劝导餐饮、夜市、酒吧等人流密集点暂停营业,去背街小巷发放宣传单,安排人员做好消杀等等一件件一桩桩大事儿小事儿让连续几天从未休息的她也常感体力不支,但身边的同事却很难听到她说累和辛苦。

有着29年的基层社区工作经验的她似乎练就了刀枪不入的铁打身躯,有着共产党人钢铁的意志,有着打赢这场战役必胜的决心。

关键词:一个“坐轮椅”的消杀喷雾器

当我们闻到刺鼻的84消毒液时,你是不是也下意识的捂住口鼻,快速远离。而这些84消毒液在疫情爆发期却与马锦秀成为了“最好的伙伴”。

她是一名老党员,也是社区的公益岗位人员,岁月无情的在她脸上刻上了痕迹,即使家中有患病在床的丈夫要照顾,有牙牙学语的孙儿要照顾,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生活给她带来重担的压力。她总是带给人一脸乐观的爽朗笑意。自疫情爆发后,她主动请缨为社区进行每天两次的杀菌消毒工作,用她的话说,“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疙瘩,我都知道,而且我熟练掌握84消毒液的勾兑比例和如何使用喷雾器,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啊,我得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名号,毕竟在入党的时候宣过誓的”你怎么也想象不到眼前的这位穿着朴素,年过六旬的老人说着入党宣誓这几个字的铿锵有力,和眼里对打赢这场战役的坚定信念,带给人直击心灵的震撼有多么强烈。

满满一壶喷洒液有三四十斤,一天下来,她瘦弱的肩膀磨得红肿,“怎么办呢,接下来还有好多天呢”,这样的问题怎么难得到智慧的她呢,她找来平时推着老伴出门晒太阳的轮椅,让喷雾器“坐”在轮椅上不就省力了吗?最近几天,你总能在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垃圾桶旁、农贸市场里看到推着“轮椅喷雾器”的马锦秀。她做着累活、脏活却美得耀眼,她不就是我们年轻党员最好的“教科书”吗? 

关键词:一件红色的志愿马甲

春节你会想到什么,是团聚、是亲情、是满街的中国红。但2020年的春节打破了人们对春节的向往,街道上的中国红似乎也少了很多,不知是沉重的心情淡化了红的鲜艳,还是疫情的防控博得了更多人的关注。但在鼓楼社区的背街小巷里,这一抹中国红却从未消失。

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为这场战斗里最鲜艳的颜色,刘兴勤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朴实无华、话少、腼腆,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你如果问她志愿者的8字箴言什么,她一定说不出,但如果你问她穿着红马甲四处劝导摊贩戴口罩、少出门,四处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四处张罗着打扫辖区环境卫生的意义是什么,她会告诉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做好自我防控”就是我们的目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铮铮誓言,但刘兴勤的话语也一样掷地有声,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心声,也道出了无数位叫不上名字、认不出是谁甚至我们不曾相识的志愿者的心声。她经常说穿着中国红的马甲,感觉自己离国旗更近了,价值感更多了,荣誉感更强了。

她做的何止这些,一件件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更向上、更向善的志愿服务,让这个如今正经历寒冬的中国变得温暖如春。

她们的一点一滴都在那些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里展现着鼓楼精神,鼓楼的故事书会越来越厚,越来越多。疫情当前,科学的防护和必胜的信心就是最好的疫苗。

每一位平凡的人做的平凡的事都将铸造不平凡的历史。当疫情过去,社会回归平静之时,我想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位位筑起疫情“防火墙”的战士,我们庆幸社会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