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最苦与最乐》给我们讲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最苦的事是没有尽责任,人生最乐的事是背负责任,尽责任。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贫穷、失意、衰老、死亡会令人痛苦。而这些苦痛可以解除:贫穷的人知足就不会苦;失意的人不多作分外希望就不会苦;衰老、死亡在所难免,达观的人看的很平常。生活中,每天都有该做的事,该尽的责任。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做好,就如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也无法逃躲,自是苦不堪言了。
生活中,我们对人对事的责任不能忘却。答应别人要办的事就要办好;对于他人的恩惠要报答。得罪了别人要赔礼道歉,这样才不亏欠他人,待人处事也合情理。
除了待人处事上的责任,我们对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也有责任。我们在家里有不同的角色,为人晚辈,也为人长辈,不仅要做好家务,还要工作养家,责任的苦累却能换来家庭兴旺。身处社会,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做好该做的工作,履行工作责任,才能造福他人。对于国家,应该努力维护国家的形象、利益。爱国就是爱家,无国哪有家。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就是在爱国。对于自己,我们也有责任。我们每天要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有没有进步,是否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严格要求自己,才是对自己负责。
尽了责任使人身心轻松愉快,此时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负责任的苦才能换来尽责任的乐。体力劳动的皮肉之苦,付出心血的煎熬之苦,都能打开美好生活的大门,修筑精神的巍峨大厦。尝了苦,才能感受到幸福生活的甘甜、快乐。
作为仁人志士,要有终身担责任的意识。春秋时期的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唐代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情怀;宋代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清代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的报国壮志……心怀天下,担负责任,我们国家的人民才会更加团结,才能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才会促使我国更加富强、文明。
一个人尽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成年人背负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一旦推卸就等于自投苦海。最苦与最乐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背负责任上路,尽责任,你将会迎来一个宽广的天地,成为人生的赢家。(汉滨区紫荆镇沙坝小学教师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