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深处、恒河源头的汉滨区叶坪镇,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资源,盘活土地,壮大集体经济,以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成效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增收可持续。
进入腊月,汉滨区最北部的叶坪镇变得异常寒冷,桥亭村绿林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却是一片生机,返乡创业青年李勋军正和十几只鸵鸟亲切交流,这个新鲜事业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绿林中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李勋军说:“我今年5月份从外面回来进了25只鸵鸟苗,8-10斤的样子,养了6个月左右,出售了13只,平均1400元一只,收入20000来块钱吧。”
自己脱了贫的李勋军没有止步不前,他与外地客商合作,开发出鸵鸟肉酱、肉干以及鸵鸟蛋雕系列产品,同时,合作社常年收购附近村民种植的玉米、蔬菜喂食鸵鸟,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像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叶坪镇共有16个,其中重点农业园区 4个、龙头企业 3家、专业合作社 9家。
在叶坪镇中心社区,扬鑫公司的冷水鱼养殖项目成为了这个冬天最美的图景,7个标准化大池中,分别投放金鳟、胭脂鱼、中华鲟等共计5000尾,带动贫困户35户125人。患有尘肺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张建银在这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工资。
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引进企业,建设农业园区,既有效利用了闲置的土地,又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就业机会。距离集镇不远的旭耀花椒产业示范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这两天,第一书记请技术人员给修剪后的花椒苗穿上过冬的“棉衣”。
诚泓农业园区产出的猕猴桃2019年实现第一季销售,订单源源不断,产品供不应求,66户贫困户从中受益。今年以来,叶坪镇成立产业服务队,督促指导16个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科学管护,强化益贫带贫效果,870亩猕猴桃、1300亩原生态米核桃、1080亩中药材、200亩冷水鱼、10万袋袋料香菇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全镇397户1149人脱贫,两村一社区退出达标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叶坪镇镇长丁礼儒告诉记者:“2019年我们高质量完成了户脱贫、村退出目标任务,2020年,我们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做好兜底保障,重点关注边缘户、监测户,狠抓产业提质增效,确保群众能够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