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李志名师工作室第二片区数概念教学专题研讨会”。此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内容很充实、形式多样,很接地气,对我们一线教师特别实用,特别有指导价值。我们通过聆听名师课堂、说课与反思、专家点评、案例分析、专家讲座,一节节精彩生动的课堂,一句句精辟简练的语言,强化了我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意识,再一次洗礼着我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豁然开朗。
(一)领略名师风采
汉滨区祝超老师的《百分数》:祝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真正还课堂给学生。我们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本身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这节课,祝老师充分利用素材,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食物--“果汁”来认识百分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数关系,恰当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归纳百分数的意义和区别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区别时,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理解、操作、观察、发现与总结,让学生亲身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去感悟、体验“数形结合”的妙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另外,本节课中,祝老师多次恰到好处的评价,让我领略了祝老师语言的丰富性,也体现了一个老师的基本素养。
紫阳县张亮老师的《倒数的认识》:张亮老师的课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运用”的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在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本节课重点从条件(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结论(互为倒数)两方面进行探究运用。在探究互为倒数的特点时,紧抓“乘积”“1”“两个数”“互为”关键词,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交流、辨析,加深对概念的建构、理解与运用。
宁陕县邓小梅的《真分数与假分数》:邓老师通过分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又为后面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祝老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由图片过渡到线段图,最后引入数轴,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去感悟、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线段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学习方法。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一“精”字,从课前导入到新知探究,从课堂巩固到课后延伸所选取的素材无不蕴含着邓老师的用心良苦,精挑细选,从精讲到精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师生都过着幸福的教育生活。
平利县吕蒙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设计采用学生熟悉的“熊大熊二”两个“人物”贯穿于整个课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很轻松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吕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分一个蛋糕”入手,引出“平均分”和“分数”,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学生动手操作--折图形,体会把不同的图形通过多种形式,表示出1/2。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感性认识,感受从实物到图形的转变,最后通过创造几分之一,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平均分”“份数”“其中一份的数”的概念,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程的结尾通过在“熊大熊二的果园”里找几分之一,加深了知识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前呼后应。
(二)感悟与实践
此次学习,让我亲身体验了名师的课堂,她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看清了自己与名师的距离,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案例的分享,进一步加深我对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指引了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以促进有效教学。最后的理论分享,进一步夯实了我对数的理解,我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次学习,领略他们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从根本上更新了教育理念,转变了思想,从而重新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吸取营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理念,积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二,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注重“轻结果,重过程”,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第三,教学的设计新颖,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与生活和新知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教师的语言要丰富,简练。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评价,要及时、到位。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第五,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数形结合、线段图、迁移、推理等策略。
第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最终又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一方面感触万千,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真正体会了名师风采,感受到名师的风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名师为榜样,积极向他们靠拢,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执着追求、不畏艰难、永往直前。(汉滨区双龙镇双龙小学教师 单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