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题目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提交日期 2018-05-23 提案来源: 原创 是否调研 提案类型: 财贸金融
提案者 吴双有 回复联系人: 区经贸局 建议承办单位 区经济贸易局
正文

安康位于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北气候兼具,农产品资源丰富,未来几年,随着安康富强机场和汉江航道以及规划的高铁、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安康将会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非常有利于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实现我市脱贫攻坚和建设西北经济强市的目标。

一、安康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市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成立安康市电子商务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康市电子商务示范县区(镇、村)创建工作方案》、《安康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落实了农村电商发展的保障措施。近年来,我市电商工程加快实施,网络经济蓬勃发展,成功引进京东、淘宝、1号店等知名品牌电商入驻我市,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县域特色馆7家,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截止2016年底全市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3个、县级仓储物流中心3个、镇级服务站点78个、村级服务点385个(其中:贫困村211个),开设网店2900余家,微商店铺2200余家,网络交易额20亿元,网络零售额5.5亿元。

二、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大部分农村属于山区,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基站建设存在较大困难,通信信号还没有实现全覆盖。道路大多山高、坡陡、弯急,等级低,路况差。互联网普及率低、物流成本高、运送速度慢等问题一定程度的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我市绝大多数农产品尚未有相应的成体系的生产标准和销售标准,农产品尤其是生鲜食品的大小、口感、品质不稳定,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很难打响产品的口碑。

(三)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与其他一些电商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企业品牌意识薄弱,营销观念和销售手段落后,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普遍不高,诸多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中的竞争力不强。

 

解决办法及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首先要解决网络、交通、物流、金融等硬件设施建设,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通信服务商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站建设,促进农村宽带网络提速;加强农村路网建设,鼓励物流公司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节点建设,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加快实现村村通快递;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电子商务的硬件条件,为电子商务“到村到户”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行网销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实行标准化建设是关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严格制定并推行特色农产品的产销标准,形成覆盖种苗、养殖(种植)技术、制作加工、市场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规范化标准,确保网销农产品能够保持一致的高品质。其次,建立适合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溯源体系,对网销农产品进行严格抽检,充分利用二维码、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网销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生产环节可追溯。

(三)加强特色农产品重点品牌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已经走向了品牌竞争,我市农产品丰富,富硒茶叶、白河木瓜、宁陕香菇、镇坪洋芋、旬阳狮头柑、紫阳金钱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不少,国内知名的品牌却不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充分依托并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使其形成规模,提高档次,进一步培育重点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避免本地各网商之间的低效率竞争,提升地区的品牌知名度。

(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目前电商领域失信问题十分严重,同类农产品质量信誉不同价差能达到数十倍,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促进农产品销量至关重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预警和监管系统,打造区域农产品诚信口碑。出台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开设网络销售投诉热线,及时查处失信行为;定期开展诚信品牌、诚信网络商户、诚信农户评选活动,对守信主体给予各项政策优待和扶持,引导诚信经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地区诚信农产品品牌进行集中宣传和推介,以政府公信力对诚信农产品进行背书,增加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回复

汉滨区经济贸易局

关于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255号提案的复函

 

吴双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汉滨区地处安康市“一体两翼”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在区位交通、平台发展、规划布局等方面较周边县区占有极大优势,但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实际的问题。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近年来,中省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各县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乡村振兴,各大知名电商企业也瞄准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向农村进驻,电商扶贫更是悄然兴起、成效显著,已成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创新举措,成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

2017年下半年以来,汉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连续召开多次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和《汉滨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召开了电商扶贫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镇办的职责,理清了全区电商发展工作思路。并为电商办解决编制5人、政府购买服务5人,全力确保电子商务工作快速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互联网产业园,2个区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6个镇级电商运营服务站和63个村级电商运营服务点;全区现有卓昊、安能、德邦等物流企业25家,顺丰、中通、圆通、天天等快递企业19家,城区和川道大部分镇办已基本实现物流全覆盖,县河、大河、茨沟、流水等镇已在镇级层面实现快递整合;辖区现有农副产品200余种,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线上宣传推广力度,魔芋、茶叶等一批农特产品已逐步在网上打开销路;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累计培训人数3000余人,仅今年2-5月份,已连续开展电商精准培训7期,累计培训3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人,残疾人10名,已有82名参训学员通过电商顺利进行创业。

围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我区也在加快建设步伐。一是成立了通信基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汉滨区落实加快推进通信基础建设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落实农村网络基站建设和宽带提速工作,目前9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都接通了宽带;二是召集邮政、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负责人,召开县域物流整合工作推进会,提出共仓共配整合思路,并依托区、镇、村电商服务站点,支持物流网点与电商服务点功能叠加,目前,县河、茨沟、大河等6个镇办已实现镇级层面物流整合;三是联系扶贫对口帮扶单位建设银行,通过召开宣讲会议,引导镇村电商服务站点使用建设银行推出“善融商务”电商交易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的信贷及缴费服务。

围绕网销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区政府已于4月份组织各镇办、相关部门及农业园区和电商企业,召开了全区电商农产品供给会议,落实农业局、市场监管局全面做好农副产品“三品一标”和SC认证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省市级农业园区进一步完善产品溯源体系,号召区级园区建立产品溯源体系,通过在园区安装摄像头,记录农产品生长过程,强化产品检测,并利用二维码技术建立产品生长、加工、检测、销售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系统,全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

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区电商办充分借助电商网络宣传渠道,精心策划产品营销方案。例如:5月份组织的“汇聚爱心力量 真情共助希望”活动,以瀛湖残疾创业青年孙阳为依托,通过讲述残疾人创业故事,全力打造瀛湖枇杷品牌,促使瀛湖枇杷在一周内全部售空,极大的激发了村民种植枇杷的热情,作为瀛湖枇杷的代言人孙阳,他的创业励志故事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已受邀参加了中央三台举行的向幸福出发电视节目,这更为打造瀛湖枇杷品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后期,区电商办将重点围绕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做好产品线上宣传,树立产品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围绕电商诚信体系建设。一是落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网销产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和抽出频次,并通过开通网销产品投诉热线,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二是做好指导服务工作,针对网销产品质量安全,定期开展培训班,引导电商企业诚信经营,塑造良好形象;三是筹备成立汉滨区电子商务协会,通过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促使电商企业自觉做到诚信经营。

汉滨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和健康成长将有力助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协同解决。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抓好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针对发展过程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不断加快全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力促农村电子商务尽快发展壮大。



  


 

                                                              汉滨区经济贸易局

                                   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