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民政局
关于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35号
提案的复函
方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区依托青山绿水蓝天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将生态健康养老工作纳入全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开展生态健康养老试点工作,结合区情确定了优先发展农村养老设施,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为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敬老院27所,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600余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100余人,床位使用率达80%,今年我们通过“一院两制”的方式,又启动了15所敬老院建设项目;全区现有老年公寓7所,设置床位1500余张;现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2个,设置床位220余张;现有农村互助幸福院130个,设置床位600余张;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成医养结合机构7个(区中心敬老院、县河镇敬老院、阳光爱心护理院、安宁老年公寓,金川、北门和西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床位700余张。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建管结合,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积极探索管理运营新模式,建成的养老机构正常运营、规范有序,充分发挥了社会效应,满足了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是由于省市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有限,无硬性奖励补助机制,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已建成的老年公寓管理经验和收费标准都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很多群众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导致入住率不高;三是建成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由于缺乏运营经费,加之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运营难度大;四是医养融合不够充分;五是多数养老机构管理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还不够大,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认真研究,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促进我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继续抓好“一院两制”敬老院建设项目,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实现我区敬老院建设覆盖全面、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运转良好的格局,从根本上改善我区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和供养水平;继续抓好区级老年公寓项目建设,力争年底投入运营,为全区社会化养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加大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努力提高覆盖率,为空巢留守老人等广大老年朋友提供日间托老、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事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办理选址、土地、环评等方面提供便利,在项目申报审批等方面提供支持,在设计、规划方面给予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建设。
二、积极向上争取提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转经费补助标准。目前市上每年为每个日间照料中心补助1万元的运转经费,按照成本核算,每个日间照料中心每年至少需要5万元运营经费方可维持正常运转,所以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向上级申请提高运转补助资金。
三、继续实施生态健康养老“五个一”示范点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再建成一批示范点,建成1个标准化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园区、1个标准化居家养老示范社区、1个标准化农村互助幸福院示范院、1个标准化农村敬老院示范院、1个区级老年公寓建设和运营,通过示范点建设,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工作。
四、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管理和运营新模式。一是创新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普遍存在的运营难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引进北京盛世天颐集团进驻老城办培新社区,有效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开展“五类十助两康”服务,并组织老年人团队开展“候鸟式”养老,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总结经验,放开养老市场,逐步向其他社区展开,继续引进企业参与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运营,并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开展互联网+养老模式,推进智慧养老。二是对新建的区级老年公寓我们将积极引进养老企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逐步实现企业化、连锁性的运营模式,确保建成的老年公寓正常运营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继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严格对照《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和115项服务标准,完善各项养老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一是要积极向区政府汇报,请求政府协调人社部门为建成的日照中心和幸福院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确保日照中心建成后有专人管理。二是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养老护理专业培训,并积极协调安康职业技术院校开办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工作人员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
六、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大与卫计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健全医养合作机制,继续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对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要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由医疗机构定期到养老机构为老人免费体检和开展健康讲座,做到治疗及时、康复指导及时,实现养老、护理、康复、医疗融为一体。在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时,尽量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合并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实现养老与医疗有效结合。在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时大力倡导“幸福院+卫生室”模式,实行一体化建设,促进医养结合。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推行和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不断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
七、大力弘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孝亲、敬老、养老、助老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组建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各方面需求。三是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事业,有效整合和利用多方资源,为养老服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营格局。
再次感谢您对社会养老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附件:征询意见表
汉滨区民政局
2018年8月1日